高三的學生每周都要考試,那么在緊張的考試之后,老師該如何安排每周的作文課呢?對學生考試作文中出現的問題該如何去引導呢?
很多高三語文老師認為高三每周都會進行一到兩次的周考,每周考試中一到兩次的作文寫作練習已經足夠學生掌握應該掌握的寫作技巧了,但其實真的是這樣嗎?并不是的。考試作文在題目設置、合適內容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在考試過后如果學生沒有得到及時的鞏固訓練的話,在下次考試還是會出現類似的問題,課下如果老師安排每周再寫一篇作文的話,學生也會非常厭煩,那么問題來了怎樣讓學生既能要寫作方面有所改善,又對寫作文有興趣呢?
“神助攻”的鄲城縣高中語文老師想出來這樣一個好方法。語文老師根據學生在考試中的寫作情況,把全班學生按照作文得分高低分組,每七個學生一組,找出七個學生寫作方面分別存在那些不足,然后給每位學生的寫作順序。老師需要給每個小組出一個話題作文,小組共同討論作文材料的立意,共同給本次作文命一個題目。接著,第一位學生開始寫第一段,第二位學生寫第二段……總共寫七段,正好是一篇800字的文章。當然,寫作之前老師要做好要求,比如每段的字數,每段的大致內容等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生為了寫好作文一定會在一起討論文章的結構,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等等,所以這種寫作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為文章謀篇布局的意識。
由于每個學生只需要寫一段,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自己所寫的內容,就會注重字句的打磨,提高文章的質量。
寫作過程中由于不是一個學生在寫,所以下一個寫作的學生需要把前幾個同學寫的內容看一遍,然后再決定自己該如何更好的和前文進行銜接,這樣既培養學生的閱讀耐心,也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發現在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