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簡書是愛碼字的文藝小年輕的聚集地,大家可能更想看到的是,如何成為月入100萬的公眾號大牛,或者是作品被拍成影視劇的成功之路,但是,我想說點掃興的實在話。
1/永不再碼字,真的會更開心嗎?
我最近在擼一部很老的日劇《悠長假期》,是一個半點不矯情裝逼的有關愛與夢想的故事。里面男主角瀨名在多次參加鋼琴比賽,甚至被自己敬愛的導師說沒有彈鋼琴的天賦時,曾經想過賣掉鋼琴,找一份純為謀生的工作。影視劇,當然是討喜觀眾的大團圓的結局,女主出現,從零基礎學習彈鋼琴,男主終于在愛情的燦爛光芒中,開掛獲得鋼琴比賽的勝利,愛情與夢想雙豐收。編劇也由此引出,感動了千萬觀眾的經典臺詞——
那些失意,那些挫折,那些痛苦不如當成神賜的悠長假期。
但是,對于普通人而言,哪里有那么多童話?而即使把失意的生活腦補成悠長假期,但是誰他媽的知道這個假期到底有多長?會不會等到掛掉了,神還說,你這么早就玩完怎么行,那個假期還悠長著呢?
說點身邊真實的例子吧。
記得,畢業前在一家廣告公司實習,遇到過一個上司,屬于光看外表都能感受到一骨子懷才不遇窮酸書生氣的那種人,我寫的文案他會指點,有時候,我問他,領導,你為什么不寫書呢?他的回答是,這輩子永遠不會走文學這道路,因為會餓死。
但是,不碼字就不是書生了嗎?就會跟其他人一樣快樂了嗎?
我看,未必。
酒桌上,他永遠都是那個笑聲最尖刻、演技最浮夸的那個,就是那種一看可以看穿的明明眼里放不下任何人,卻硬要勉強自己對所有人大笑表演示好的人,看得我們幾個實習生都尷尬癥翻了,覺得以后千萬不要變成他那樣別扭的人。
有人會說,我們只想放棄虛無縹緲的寫作,做個用力生活純粹的人,但是你知道他為什么面試時選了我嗎?因為我跟他前女友一個名字,真的,就是這么簡單粗暴的理由。要知道,他可是我們廣告公司公認的顧家好男人,嫂子時不時帶著能打醬油的娃來公司秀恩愛呢。
我想說,如果你因為碼字而感覺懷才不遇痛苦的話,那么,千萬別做夢想著戒了這個你的抽瘋就痊愈。
作為一名默默無聞的堅持文學夢的中年怪大媽,我的經驗是,如果不寫字了,你連展示這種痛苦的權利都沒有了,只能憋著。
2/堅持碼字,永遠不會火怎么辦?
前幾天掃了幾眼,最近很火的《中國好聲音》,聽了一個叫包師語的小姑娘的比賽,《安與橋》這種民謠簡直是文藝青年的最愛,然后去搜了一下原版,確實如同導師點評的那樣,相比較小姑娘的唱腔,更滄桑和苦澀一些。我們青春年代,亦舒還是挺火的,她有句很著名的話,曾經深深打擊過我:她說,出名要趁早,要不人到中年寫的東西肯定非苦即澀。
等到年紀漸長以后,總會遇見年紀小一些的碼字的人,他們總覺得跟大牛的距離不過是歲月而已,等到自己老到一定歲數,成功也會如約而至。哪怕是自己現在各種不如意,也會認為,年輕有的是可能,怕什么呢?我也經常會看見還在讀大學的寫手的作品,寫的那么好,就覺得自己這樣一大把年紀,才華明顯不如別人,為什么還不肯放棄碼字呢?
這種時不時自我否定的痛苦很難受。但是,我目前還沒放棄寫字,因為我就是愛寫字的一個人啊,哪怕這些年寫過的都是拿不出手的作品,哪怕我經常會在臨睡前自言自語“我到底能不能火”,哪怕寫軟文賺再多的稿費我也high不起來,但是,我想,我已經可以繼續碼字直到死去或者老年癡呆的那一刻。
因為,年紀漸長就會慢慢發現自己的渺小和平凡,不得不接受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看看身邊這些碌碌無為的人,誰能夠一輩子堅持去做一件事?連愛情戲,都不知道換過多少撥搭檔了,只有這一件事,不管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都戒不掉。從這種角度來想,或許傻瓜一樣堅持碼字,也算一種有趣的活法。
我甚至想過自己的墓志銘,以后如果我火了,我就寫:一個夢想成真寫字的人。
如果一輩子這樣平凡下去,我就寫:一個求而不得拼命寫字的人。
我最近很喜歡一個人,中島美雪。推薦失意中的碼字同仁一首歌:《宙船》。
我希望,如果我能夠活到70歲,也每天如同現在這樣堅持碼字,哪怕能寫的不過是老太太那些乏味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