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清照、卓文君,我們聽到的都是文采斐然,才華灼灼,她們的愛情故事都是蕩氣回腸,但歷史中真的是這樣嗎?在封建禮教嚴苛的時代下,她們的愛情是不是真如現在有些文章中描繪的那般美好呢?
景步航,祖籍南京,現居北京,出身于書香世家,奶奶是語文老師,爸爸是第四代中國詩人,媽媽是管理學博士,但閑暇時喜歡寫寫文章。
景步航在《烈焰繁花少女時》中,通過十篇故事,為我們串聯起了十個傳奇,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出十位文采飛揚的女性背后的故事,讓我們在了解她們的文采的同時,看到她們背后的故事,讓我們發現那時的她們,跟現在的我們很相像,就像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一樣。
01 朱弦斷,明鏡缺。銀水湯湯,與君長訣。
我們常聽到的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愛意綿綿,詩情畫意的故事,殊不知,在這段愛情中,有算計、有心碎,在一開始司馬相如就是奔著卓文君的家世去的,是通過種種算計得到的。婚后更是在飛黃騰達之后三心二意,想要“劈腿”的。
這個時候,我們的卓文君姐姐是怎樣做的呢?不卑不亢的一首《白頭吟》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
卓文君面對丈夫的變心,一首詩告訴他,我還是很愛你,但是你讓我傷心了,我要和你恩斷義絕。
一首不夠表達憤怒,接著再來一首更決絕的《訣別書》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面對這么決絕的卓文君,司馬相如慌了,他以為卓文君會死心塌地地跟著他,無論他做什么都會被原諒,被接受。
在這段感情中,卓文君沒有像怨婦一樣苦苦哀求變心的老公,而是用自己果決的態度告訴司馬相如,我離了你照樣可以過得很好。
我們該學一學卓文君在婚姻中的態度:敢愛敢恨,堅守底線。
02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含蓄淑雅、知書達理,她做不到趙飛燕那樣紅袖添香,巧笑倩兮,顧盼生情。班婕妤的學識、教養不允許她有跳脫出“規矩”以外的行為。
但是她的老公,作為帝王,需要的又是能讓他拋去道德禮教,百無禁忌、妖媚誘惑的女子。
班婕妤自然不符合帝王想要的妃子的模樣,憑她的聰明才智、自身底氣,如果想要沖奪回帝王的寵愛并非不可能,但是...她不。
在人們都去巴結著新寵時,班婕妤有她的驕傲,她不屑于用心機手段去討好,她也沒有像一般深宮女子一樣用怨恨把自己淹沒,她選擇華麗轉身,在帝王這里得不到寵愛,她也不屑于去爭,那么,遠離他吧。班婕妤一紙奏章,把自己送到了太后寢宮侍奉太后,“你們去斗吧,我不樂于去斗,我退出就行了”。
在這場所謂“好女人”與“壞女人”的較量中,班婕妤沒有迷失自我,遠離“渣男”。
在《烈焰繁華少女時》這本書中,除了卓文君、班婕妤,還有《三字經》中“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的蔡文姬、謝道韞,這些來自不同階層的才女們,她們也可能跟我們身邊人一樣,也會在錯誤的感情里困頓,也會在人生路上遇到各種挫折與磨難,想知道她們是怎樣度過自己的人生,還能傳承下來這么多經典嗎?
歡迎大家閱讀景步航的這本《烈焰繁花少女時》,讓我們透過一頁一頁紙,看到她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力量,透過她們的故事,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