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IP都是網紅,但不是每個網紅都能成為IP。比如圖片這位姑娘,呵呵噠。
都知道網紅是啥,不知道IP是啥?沒關系,今天和明天將花2天時間,來解讀一下PPT大神秋葉和專業PPT達人秦陽合著的一本書,《打造超級IP》,相信這兩天時間,能夠讓你徹底搞清楚二者差別。
關注互聯網的同學可能發現,去年都在談論的熱點從去年火遍全國的“互聯網思維 ”瞧瞧變成了“IP”。其實這個概念并不是什么新詞 ,早在1990年美國漫畫改編的電影《超人》和《蝙蝠俠》上映后,就掀起了第一波"IP熱潮"。
只不過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網絡傳播的低成本、爆發性的效應讓這個概念迅速普及開來,加上微博、微信等的傳播,變成了眾人皆知的概念。
那到底什么是IP,IP有什么特征呢?
根據字面意思,IP就是Intellectural Property的縮寫,中文是知識產權的意思。狹義含義可以電子、機械、科技公司等的專利,比如前一陣中國某手機廠商狀告蘋果公司抄襲其知識產權,這就是在保護自己的IP。
但說Papi醬是IP,就會有人不懂了,一個精分女子,是誰家的知識產權呢?現在在這里,IP有了更深、更廣的外延含義。為此,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幾段話:
華誼兄弟王中磊----IP是影視行業最核心的部分,互聯網時代可以讓IP從一個單一的創意變成影視公司與觀眾之間的多元化情感連接,比如游戲轉為電影,粉絲互動等。
騰訊CEO馬化騰---中國互聯網法陣18年,從之前完全無序的不重視知識產權的(IP)到現在越來越重視,雖然現在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但是已經很明顯在改善。只有這樣,整個互聯網商業模式才能成型,才能從影視、文學、游戲、動漫、音樂等領域延伸構成一個交織的、分層次的新生態。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今天的商業入口是人格入口,本質上是信任的稀缺。因為讓大家都信任的人,永遠都是稀缺的。這些人提供稀缺性,你拿走稀缺性,跟身邊的人去社交。
王中磊說IP是連接,馬化騰說IP是新生態,羅振宇說IP是稀缺性,把三段話綜合起來,就能夠概括出新時代IP的概念:能夠在影視、動漫、游戲、音樂等領域連接粉絲和產品,且具有稀缺性的作品或人格符號。
所以,美國電影《鋼鐵俠》、《星球大戰》是IP,擁有1000萬粉絲的Papi醬是IP,能夠打通電視劇、電影、游戲的《盜墓筆記》是IP,手機界說相聲最好的老羅,也是IP。
那怎樣能夠成為IP呢?
關于這個問題,作者在書中提到了3個關鍵點,我認為非常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點,打造爆款,在合適的機會果斷推出
書中講了奶茶的故事(不是強東哥的那杯奶茶哦)。劉若英在80年代末去美國進修音樂。回國后幸運的她認識了當時在滾石唱片的陳升,并向后者學習音樂創作。不久之后,陳升就根據劉若英的性格和形象量身定做了一首歌,《為愛癡狂》。
陳升也知道,憑著奶茶的形象以及戳中人心的歌詞,這首歌具有爆款的潛質,可是如果直接發行專輯的話,能不能馬上捧紅劉若用,陳升心里也沒底,專輯錄完了之后,陳升沒有立即發行,而是在等待合適的機會。
這一等,就是3年。知道1994年有一部叫做《我的美麗與哀愁》的電影,陳升抓住機會舉薦劉若英當女一號。電影上映后,迅速讓觀眾記住了外形甜美,眼睛清純的奶茶,而《為愛癡狂》作為電影插曲,也一下子成為當時的熱門歌曲,奶茶也因此一炮而紅。
分析這個故事,你能發現是創作作品在先,等待機會在后。而在這兩者之間,有兩個因素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有足夠的耐心。陳升在歌曲錄完了后等了三年,狼一樣的耐性才換回了奶茶的爆紅。反思為什么大家普遍覺得電視劇、電影沒有以前好看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賺錢的心太急。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火了之后積累了粉絲,迫不及待呀拍電影。這么多大牌爸爸,在節目里大家戲份都一樣,可電影情節需要,必須設置主角配角啊,那這樣就必然導致戲份不均,情節沒有主線,電影能紅,天理難容。
另一個因素是主動。電影缺演員,我就主動推薦女演員,因為機會來之不易,只有自己主動,才能夠抓住機會。最近為什么段子手薛之謙突然成了大家音樂播放器單曲循環的歌手?因為他主動演戲,主動上節目,主動砸重金做音樂,在加上網紅潛質的臉、略顯沙啞的嗓音,加上走心的歌曲,想不紅,都天理難容。
第二點,多占位,廣吸粉
按照前面的概念,IP發揮作用的關鍵在于吸引粉絲,有了龐大的粉絲基礎,IP才能夠成為帶來源源不斷財富的金礦。
所以,在多個平臺上展示自己,在不同群里中發掘潛在的粉絲,是IP發展成功的必經之路。
比如《盜墓筆記》自2007年發表以來,先后有網絡小說、電視劇、電影和游戲,各個細分娛樂領域的玩家,都會去關注。結合盜墓筆記IP本身所聚集的粉絲,雙方交叉聯合,會形成網狀效應,讓盜墓筆記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這里有一點要注意,多個平臺占位時,一定要保持電影名稱、海報風格、人物組合、演員類型等所有IP相關的統一形象。比如喬布斯和扎克伯格,永遠是T恤衫+牛仔褲,這已經成為個人的標簽,國內中國互聯網公司大佬也在紛紛效仿。
再想想知識網紅領域。知識管理教主蕭秋水老師,她的微博、公眾號、知乎、分答全部都是名稱、統一頭像、統一的個人介紹。
反觀和菜頭先生,它的網名叫做和菜頭,可是個人公眾號卻名為“草編往事”,除了一直跟隨的粉絲,一般人看到這兩個名詞,很難將他們聯想到一起,何況兩個名字都沒有什么邏輯性可言。
這些都能夠成為標簽,讓人們一看到東方不敗的頭像,就能夠想起蕭秋水;一聽到“一個集才華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就知道是Papi醬在不遠處。
統一形象,就是把作品和人格符號當做一個產品來運營。試想,吃了這么多年的老干媽辣椒醬的圖標如果把陶阿姨正面照換成陶阿姨嘟嘴自拍照,你還敢買么?第一反應肯定是山寨貨啊對不對?
但是,形象因素也不是不能更改,而是要慎重更改。并且一旦更改,所有形象相關信息必須全部更改,像廠家甩貨一樣一個不留。這樣才能不讓競爭對手有機可乘,同時能夠消除粉絲的疑慮,增強粉絲粘性跟信心。
第三點,高質量持續輸出
電影《星球大戰》自1977年到2015年間,拍了7部,雖然導演換了4、5個,但是主題和情節始終沿著“天行者”家族這條主線,幾乎每部都火得一塌糊涂;
Papi醬從第一個爆款作品《男性生存法則》開始,先后制作了《你的愛豆脫單了么?》、《微信有時候真讓我崩潰》、《馬上就要過春節了,你準備好了么》等吐槽視頻,每一個都能夠戳中粉絲的內心;
勵志女咪蒙,自從發表《致賤人》之后,又有《你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生命中最難熬的那段時光,你是如何度過的》等超勵志雞血文,引發了粉絲的廣泛共鳴。
這些,都是高質量輸出的典型代表。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有清晰、明確的定位,Papi醬就是吐槽,咪蒙即使勵志,她們的文章,很少有偏離這個主題的。
質量對電影來說,就更重要了。一部電影制作成本幾百上千萬,如果拍到一半爛尾或者轉變了風格,不僅面臨無法收回投資的危險,原來的忠實粉絲也可能“粉轉黑”,前面辛辛苦苦打下來的財富江山,很容易就付諸東流了。所以一個優秀的IP,總是在主題、選材、劇本上花重金,只有做到了前后的連續性和一致性,才能滿足觀眾的口味,才能保持一個IP旺盛的生命力。
最難的,在于持續輸出。從小處講,你關注的公眾號,有很多是因為創作了一兩篇火遍朋友圈的爆文之后出名。如果他們利用這個機會,持續產出的話,是非常有可能成為高質量公眾號的。但是他們很多并沒有繼續寫文章更新。
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網絡時代,人們到晚上甚至都想不起早餐吃了什么,如果你不持續更新,粉絲很快就會把你忘掉。等到下次見到你公眾號更新的小紅點時,往往連點都不會點開,而是直接取關了。
簡書中,我最佩服的彭小六。之所以佩服,是因為以上兩點,他都做到了。每次我在早上刷簡書時,總能夠收到他更文的推送。而且文章題目各個撩人、內容篇篇干貨,不服不行。相比為此,六哥也是放棄了眾多跟朋友聚餐K歌、刷劇看奧運會的時間,一個人在電腦前更文。自律的人,總是受人敬佩的,因為他們做成了我們想做,但卻沒能做成的事。成為簡書一哥積累十萬粉絲,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做到的。我等不夠精進的人兒,只有膜拜的份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平時積累。凡是你感興趣的,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要找個合適的方式,或者微信收藏,或者印象筆記,或者語音記錄,或者隨身帶本,不限方式,一定要積累。這本書中,有很多電影圈有趣兒的軼事,讀來非常過癮,而且和章節主題結合的也非常好。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么多知識儲備的,恰好書中留下了作者秦陽的微信,我局厚著臉皮發送了申請,并在通過后問了這個問題,他的回答見圖:
今天就更新到這了,明天我們繼續拆解本書,敬請期待~
關注就是最好的打賞喲~
迷路的指南針
黑龍江的北漂,現為機械行業英語翻譯。2016年立志改變,讀書理財英語,記錄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