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簡書的交集讓我寫作的愿望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那一晚,我覺得才思涌動,文字便從指尖流瀉下來,配上精心挑選的圖片,我向專欄“詩”投稿,居然通過了。
?過了兩小時后,我點開簡書,以為可以有滿滿的收獲。可是,在專欄里找尋了許久,我的那首小詩卻好像掉入了詩歌的汪洋大海中,不知被沖到哪個角落去了。我再點開我的公開文章,當頭就是悶悶鈍鈍的一錘,閱讀是個位數,評論和喜歡都是零。
?看我一臉黑線,老公安慰我:“你的詩寫得挺好的!只是別人沒有發現你的才能!懷才不遇呀!”聽了他的話,我似乎得到了一點安慰,不過,心有不甘,就在“散文”專欄里看熱門評論的文章。這一看,不甘慢慢咽下去及至消失不見,欽佩絲絲縷縷地升騰,看完幾篇后,竟至汗顏。由此才知,世間哪有那么多“懷才不遇”?分明就是我技不如人。
?從這些文章中,我讀出了寫作大咖們廣博的知識修養,豐富的人生經歷,獨特的社會視角,爐火純青的寫作技巧;我也領悟到,一篇文章是否優秀,得看它是否有價值,好文章要么給人生活的啟迪,要么給人新銳的思想,要么給人審美的享受,要么讓人身心放松。再回頭看自己的那首詩,那不過是深夜“小我”的情感釋放,不過是我自以為有文采的詩句,于他人既激不起情感的共鳴,又無實用價值,現代人的腳步匆匆,每個人都期待用寶貴的有限時間,最有效地汲取精華,有誰會在意這種無病呻吟呢?
?這么一分析,我就意識到了自己不僅經歷有限,閱讀遠遠不夠,寫作也過于散淡,最重要的是,沒有突破“小我”,沒有站在“大我”的位置,我決心盡力彌補。
?潛心讀了幾天后,我打算寫一篇關于“父愛”的文章,此類文章甚多,但我覺得這種題材更能引發讀者共鳴。對于這篇文章,我在腦海中構思了許久,以至于與婆婆在一起帶寶寶時,經常聽不到她在說什么,也不曉得自己在做什么,行也想,坐也想,吃飯在想,睡覺前也在想。最后我決定以“背影”為線索,既寫父愛助我成長,又寫父輩們在走向衰老時的痛苦,我想這應該也是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的柔軟與疼痛。因為是自己經歷過的事,又是最好抒情的親情素材,所以寫得比較順暢。寫完后,我再三斟酌,仔細修改,“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思慮妥當之后才發布投稿,投了五個欄目,均被收入。
?之后,我就發現這篇文章閱讀點擊率就節節攀升,竟至五百多,有36個喜歡,還收獲了160元的打賞,跟寫作大咖相比,這根本不算什么,但對我而言,卻是很大的成功了。我仿佛坐上了幸福的摩天輪,喜悅得有點暈眩。
?冷靜下來之后,再回憶之前的失敗,我想,還是印證了之前的想法,失敗并不是所謂“懷才不遇”,失敗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自己沒用心,作品不優秀。就像大浪淘沙,留在沙灘上的是精美的貝殼,在簡書這個平臺,優秀的不可能被淹沒。
?當我領悟到這一點時,到了周末,女兒回來了,她說周日要參加縣級英語風采大賽,她決定朗誦英文版的《再別康橋》。她背了詩歌,又揣摩了情感和朗誦技巧,便表演給我看。我聽完后,覺得還不錯,但總覺得在班上表演還好,若要登臺參加大賽,恐怕沒有優勢。女兒不以為然,很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參加完比賽后女兒沮喪地打電話給我,說明明朗誦得聲情并茂,連自己也被感動了,怎么就一個優勝獎呢?安慰了她幾句后我在網上找了幾個英語風采大賽的節目,在她第二周周末回家時放給她看。她看完后久久不語,陷入了沉思中,好半天才說:“媽媽,我想我為我的失敗找了借口,我的節目,確實不如他人。”
? “是的!懷才不遇的現象大多發生在封建王朝,像李白、柳宗元等人就是懷才不遇。”
?“李白也不是懷才不遇啊!”女兒反駁,“他在文學方面確實很有才華,唐玄宗也看到了啊!召他進宮寫詩,做了他的忠實粉叢。但是,媽媽,當官是要有政治才能的,你從哪里可以看出李白的政治才華?”
?“……”我竟無言以對。
?確實,李白的詩篇浪漫飄逸,讀來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在治理國家方面,并無突出文稿,在政治上無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甚至有點幼稚,偏激,動不動金剛怒目,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絲毫沒有政治家的審時度勢,沉穩老練。可以說,他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人,而非合適的政治家。唐玄宗能任用姚崇、宋璟,但對于自己的超級偶像李白,他認為“非廟宇之才”。李白并沒有懷才不遇。
?親愛的朋友們,不要總是在格格不入四處碰壁之時抱怨時運不濟懷才不遇!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我們能做的,就是潛下心來,找出差距,眼界向外,閱讀學習,完善自己,沉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