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央電視臺的又一檔文化類型的節目新鮮出爐,不出意料地走進我們的視野,一夜之間紅遍中國的大江南北。
? ? ? 不錯,這就是這些天在各大網站引來熱議的《國家寶藏》。自從第一期在上周播出以來,大家很多都在為這個節目的設計創意和制作叫好,確實,這么一檔有特色的節目,觀看的同時還能得到精神和知識上的雙重享受,何樂而不為?
? ? ? ? 張國立老師親自主持節目,同時中國國內富有盛名的九座博物館館長親自挑選出館藏瑰寶,再加上老中青年演員的精彩呈現,一件件文物仿佛擁有了一個靈動的生命,活生生的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它們的前世今生,我們也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 ? ? ? 總之,作為一個目前還是在讀文博專業的學生,個人覺得這是一個經典并且值得我們不斷回味的節目。
? ? ? 前面說了很多,也都是關于節目的一些梗概,其實通過看《國家寶藏》,讓我更加明白也更加深刻的是一種貫穿中國從古至今的精神-----傳承。
? ? ? 傳承這個詞,想必我們都不陌生,甚至在我們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中,傳承顯得格外重要,回望一路走來的歷史,不就是一代代的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傳承下來的嗎?
? ? ? 時代不斷在改變,在向前發展,對于傳承,每代人或許有不同的記憶。遙遠的古代,口傳心授,騰印抄寫,那是古人的回憶;而在我們不斷發展的現代,我們又怎么繼續跟隨古人的腳步,將這延續許多年的文化傳承下去?
? ? ? ? 《國家寶藏》或許會給我們提供一個好的想法和途徑。
? ? ? ? 第一期的播出,我們看到了宋徽宗的扮演者李晨演繹了《千里江山圖》的前世,歷歷在目,恍如隔世,而這幅圖的今生更是令我們贊嘆不已,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仇慶年老師,為了國畫顏料的制作技藝的能夠流傳下去,付出自己的很多努力和心血,古稀之年,仍然去山中嚴選礦石,按照制作步驟一步一步進行,才有了今日《千里江山圖》復制品上那種華麗絢爛的顏色。
? ? ? ? 那位故宮博物院的講解員對于瓷母細致生動的講解,何嘗不是一種傳承?每一位游客經過故宮的各個宮殿和展館,他們作為文物的守護者,向游客訴說文物的故事,知無不言,有問必答,也使文物仿佛“活”在了大家的眼前。
? ? ? ? 面對戰爭年代的戰火以及混亂的場面,梁金生先生的祖父和父親毅然決然地選擇參加守護文物去峨眉山的任務,這也是一種令人贊嘆的傳承。那件石鼓,不但見證了古代的風雨輪回,更是見證了幾代人共同的傳承和堅守。時至今日,梁金生先生寶刀未老,仍然在故宮從事相關文物工作,堅持不懈。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群讓我們敬佩的人。這種傳承感人至深,扣人心弦,幾次淚目,幾次淚如雨下,那的確是心的回響。
? ? ? 最后,請允許我用《啞舍》里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幾句話作為結尾:
它們在歲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
每一件,都凝聚著工匠的心血,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
每一件,都屬于不同的主人,都擁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件,都那么與眾不同,甚至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著獨特的歷史。
誰還能說,古董都只是器物,都是沒有生命的死物?
(這篇是自己在簡書上的處女作,請大家多多指教,非常感謝您的建議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