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分鐘熱度到一萬個小時》讀書心得

本書是由美國的作家瑪格麗特 · 羅賓絲婷所著。書中從兩個極端論述人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論述從三分鐘熱度到堅持一萬小時,是需要從心出發(fā)的熱愛與堅持。

人的一生是只從事一種事業(yè)還是多種事業(yè),可以用數(shù)軸來表示,從零開始一、二到十、二十乃至幾十種。

莫扎特作為一的典型,他三歲就立志當音樂家,百般懇求父母讓他學鋼琴,連游戲時間都在想象自己彈鋼琴的樣子。他年紀輕輕就進入皇室、宮廷演出,然后不斷譜出精彩樂章,至死方休。

富蘭克林作為多方面發(fā)展的典型,他興趣廣泛并且不斷轉換興趣點。他草擬美國《獨立宣言》;他對于風箏和鑰匙的實驗懷著奇特的迷戀;他還想出國研習法語和法國文化;他還打算設計郵局大樓;發(fā)明雙光眼鏡;出版他的大作《窮小子理查德年歷》;縱觀富蘭克林的一生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人生平的種種經(jīng)歷可以看似截然無關,最后他依然能被后人視為偉大的成功典范。

在這數(shù)軸上,有接近莫扎特的一輩子專注幾種興趣并做出成績的專家;有像富蘭克林那樣的,興趣廣泛同樣在多方面有杰出貢獻的的人才!當然也有很多興趣愛好很多,但選擇一、二種專注一生的專業(yè)人才。

我認為八、九成的人都是多方面人才,因為人的可塑性很強,除了金字塔頂端的需要高智商、高能力的人才外,大部分的技能都是能通過學習掌握的。

學齡前的兒童,早早地被家長送去學習唱歌、跳舞和彈琴、繪畫等藝術門類的課程,還有很多被送入體育類的訓練,比如體操、游泳,以及各種球類運動等。

中小學時期,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德智體勞全面發(fā)展,課程除了基礎的語文、英語和數(shù)學外,有文科的歷史、地理,理科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等課程,以及各門類的特長生。

田亮主持的《花漾夢工場》,每期大約五個明星參加,大部分表演都是挑戰(zhàn)雜技類的節(jié)目,難度還很大。沙寶亮是雜技演員出身,也要通過練習挑戰(zhàn)幾個高難項目;田亮是跳水冠軍,經(jīng)過頂碗、繩技及高空騎摩托車的成功表演后,總結的經(jīng)驗是,每個項目至少要專心練千萬次以上,才有可能掌握技巧,成功完成表演。

我也是一個有多種興趣的人,中、小學的時候成績還行,酷愛看小說、看電影;喜歡織毛衣;喜歡棋類游戲;喜歡跳繩、跳橡皮筋。自認為是個體育型人才,喜歡乒乓球、羽毛球和田徑運動。中學體育老師曾說過:“你可以去做個體操運動員。”

工作時是機械加工技術人員、工程師,冷沖模具設計師。結婚后仍然喜歡看書、看影視劇;熱愛烹飪;喜歡養(yǎng)花;喜歡寫作、繪畫;喜歡旅游;喜歡體育運動;喜歡唱歌,總之興趣廣泛。

除了在工作時的模具設計和家務中的烹飪和毛衣編織有點成績,屬于偏向莫扎特型的長時間專注工作的人員。現(xiàn)在退休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決定在眾多的愛好中選擇閱讀、寫作和繪畫,不是作為愛好娛樂,是打算把愛好“從三分鐘熱度堅持到一萬小時”!據(jù)說專注堅持到一萬小時,你就有可能成功變身為“專家”了!

堅持一萬小時是個什么概念?每天做三小時,一萬小時等同于十年;每天做五小時,一萬小時等同于七年。也就是說,無論學什么,做好專注堅持十年的準備,才有可能小有成績。

我認為一個人還是要堅定地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作為一輩子做的事情。如果能把愛好與工作統(tǒng)一,那再好不過;否則比較辛苦,利用業(yè)余時間滿足自己的愛好,要多用幾年的時間成就自己了。

人生很短,沒幾個十年。相信自己,堅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