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洶洶、猝不及防、迅雷不及掩耳.....
這是此次重感冒給我的最直接的觀感,明顯感到有種被一支戰略清晰、戰術明確、訓練有素、善于長途奔襲的特種病菌野戰隊偷襲的感覺。
分明記得那天是二十四節氣之處暑,上午長沙辦事剛回的我還顯得生龍活虎、元氣滿滿,而當到了夕陽拖著長長的尾巴不愿離去的傍晚時分,就已明顯感覺頭重腳輕、體力不支,甚至有了“nie”了的感覺。
遙想當年......算了,好漢不提當年勇。即便提及前幾天爬黃山的經歷,那么巍峨險峻的天都峰,不也在不到兩個小時就被我踩在了腳下,在別人看來要做兩天乃至三天才能爬完的黃山,不也是一天之內就臣服在朕的腳下,而且爬山、觀景兩不誤,由此可見自己身體還是杠杠滴,況且我給自己定的全年500公里的跑步目標如今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此言非虛,有keep記錄為證。
但如此吹噓并不是要證明自己就是所謂的健身達人,單子老師也不想當什么肌肉滿壯的擁有八塊腹肌的健身達人,看著太瘆人、欣賞不來。我所追求的也就不過是健康而已。健康二字,說著容易,但其實標準還是蠻高的,身、心、靈三位一體的健康才是真的健康,而我們現在健身,不,嚴格的說應該叫健體,(其實身和體古人是分的非常清楚,也非常有講究的,在此不做展開)只是其中之一,身體的康健是基礎,更高層次的則是心理和靈魂的健康。
有醫學專家專門做了一個統計,85%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我們被各種光污染、聲污染、食品污染、藥物污染所包圍著,想健康還真的門都沒有。當然這也并不是說讓大家遠離都市歸隱田園,其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山村和田園如今也并非凈土,也很難獨善其身。
如此說來,人間已非凈土,那我們蕓蕓眾生又該如何自處和自救?
想像白淺一樣飛升上仙?
親,我感覺你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走火入魔啦,而且無可救藥。
哈哈還是言歸正傳,拿我這次得重感冒的經歷和經驗給大家分享,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經驗,僅供參考。
一、認知升級。轉換思想,不要把譬如感冒、發燒、得個便秘、生個痔瘡甚至發現個膽結石之類的當成什么壞事。要把它們當成你身體機能很正常的標志。
以前我們私下經常會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些人一輩子不生幾次病,甚至連感冒發燒都很少,但一生病就是要人命的大病,而那些經常頭個痛、發個炎、三天兩頭生個小病的人反而活得時間更久更長壽。
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好多人跟我一樣也是一知半解。近來研讀《黃帝內經》《思考中醫》《字里藏醫》等書籍,才豁然開朗。其實我們的身體有一整套非常復雜的自治和識別系統。包括如何識別、如何應對、如何處理各種身體的疾病。而識別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很是靈敏,輕微的異常它都能夠發覺,只有當這個系統不行了、出狀況啦,機體出現異常的時候,它就沒有辦法識別出來,這就會釀成難以挽回的大患。
就像我們之前中學課本中《扁鵲見蔡恒公》中的蔡桓公,他身體的識別系統出了問題,而作為醫生的扁鵲卻看了出來: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腹珔s說他沒病:寡人無疾。反而諷刺挖苦扁鵲,說你們醫生都這副德行: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結果呢,我們知道最后玩完的是這個識別系統失調、狂妄自大的桓公。
所以,我覺得,平時如果我們感個冒、發個燒,你應該心懷感激,這一來不是什么大病,二來呢,恭喜你,說明你的識別系統很靈敏很正常,這樣好多疾病你都能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其二、心態很重要?!饵S帝內經》有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其實講的就是如何修心。
其實儒釋道三家的精髓也是關于修心的學說。我們經常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人,其實是道器和一的存在。道為體,器為用。器如果損壞了,也是可以通過修道也就是修心來彌合。
所以有時我們看到好多癌癥患者,如果是積極樂觀的人,相對于那些消極悲觀者,反而活的時間更長,甚至如果心態足夠的積極樂觀,再輔助以正確的藥物治療,痊愈絕不是不可能。
所以說,萬法由心,心若百毒不侵,病便無地自容。
其三、肚子在發警報,我先去煮個粥,不寫了,小爺就是這么任性!??!
哈哈,由于是在病中,就再嘮叨一句。
且趁閑身未老,容我好好折騰、好好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