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是由張曉波執導,江疏影、童瑤、毛曉彤領銜主演的一部都市情感劇,從女性的視覺出發,敘述了女性在三十歲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的故事。
江疏影飾演都市白領王漫妮,在上海8年,一家高端品牌店里做銷售。
童瑤飾演顧佳,里外一把手的全職太太。
毛曉彤飾演鐘曉芹,普通如我們,一份穩定的工作,找了一個鐵飯碗的老公。
看起來,是三位女性,在面對工作、職場、婚姻、偏見、歧視等等,所發生一系列的故事,但又像是在講同一個女性,人生的三個階段,初期的工作打拼,之后的婚姻穩定,在到后來為家庭孩子努力奮斗的掙扎。
01
先來聊聊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年近三十,帶著初期的夢想,來到了一線城市。
她和媽媽在一家小鋪里吃飯時,媽媽說,回去吧,給你托托關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后結婚生子。在父母眼中,這才該是一個女人的一生。
王漫妮帶著無限的期待,對媽媽說,等我三十歲了,要么在這里買房,要么在這里結婚。
時間真快,8年,王漫妮的一個夢想也沒有實現,每天的生活,就像上了發條一樣,無聊無趣,不斷的循環。
同一個時間起床,同一個地點買早餐,每天做著固定的地鐵上下班,晚飯不是快速食品就是方便面,這就是一個人的生活常態。
職場里,遇到委屈不敢辭職,想一想下個月的房租和已經見底的護膚液,是心底最大的勇氣和動力。
王漫妮像極了我們,都市里努力生存的螻蟻,從底層一點點的往上爬,執著,又不甘心。
工作上的委屈可以受,但感情上決不能將就,畢竟婚姻不能將就一輩子,王漫妮不過是都市女性的縮影,她代表著這樣的一個群體,我的生活我做主,我要擺脫世俗的偏見,從來只有該結婚的感情,而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02
毛曉彤飾演鐘曉芹,在我看來,更像我們人生的第二個階段。
尋尋覓覓,在偌大的人群中,終于遇到了自以為對的人。他事業單位,工作穩定,在天下所有父母眼中,是再好不過的工作了。
終于有了自己的小家,生活,工作都處在一種穩定的初期,接下來,就忙活自己的事業,磨合彼此的脾氣。
戀愛階段,我們被對方的優點所吸引,成為了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理由。
而婚姻,取舍的是兩個人的缺點,優點被一點點的掩蓋,缺點被一點點的放大。
結婚5年,鐘曉芹和陳嶼約好,5年內不要孩子,于是兩個人的生活狀態,鐘曉芹養貓,陳嶼養魚,每個月一次性生活。
陳嶼出差時,鐘曉芹習慣性的往家跑,這是每個女人結婚后,最想回去的地方。
兩個人相處時間久了,那種戀愛的高光時刻已經過去,生活就像一片平靜的湖水,翻不起來一點波瀾。
鐘曉芹和陳嶼的婚姻狀態就是如此,平淡,冷清,甚至無話可說。
直到鐘曉芹懷孕,她開始憧憬另外一種生活狀態,這個孩子到底要不要?
陳嶼堅持打掉,他還需要幾年休閑的生活,鐘曉芹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在這件事上,她更加不確定,生下這個孩子,意味著什么。
生活,就是不斷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對與錯。
就像《荼蘼》里的如薇,她不知道是接受上海高薪資的工作,還是留下來陪著男朋友共度余生,而最終的答案,也告訴我們,哪一種生活方式都沒有錯,選擇了就不要后悔。
就如此刻的鐘曉芹,她就是個精神沒有獨立的孩子,此刻,在養一個孩子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但每一個女孩,一旦她成為了媽媽,就自帶鋒芒。
03
顧佳,雖然是個全職媽媽,但絕對是個里外一把的女人,下的了廚房,上的了廳堂,收的了小三,打的了職場。
她的勇敢,大部分來自于她的兒子。
鐘曉芹向顧佳尋求幫助,當媽媽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顧佳說出了許多女人的心聲,她說,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媽媽的頭銜里。出月子的那一天,就覺得原來的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最大的期待,是希望孩子能夠獨立吃飯,睡覺,懂得控制情緒,把原來的我還給我。其實你會發現,不是孩子離不開你,是你離不開他。
孩子是我們的軟肋,也是我們的鎧甲,你會比任何時候都軟弱,因為你希望這個世界,能對你的孩子寬容一些。你也會比任何時候都強硬,無論是委曲求全還是武力求和,都不希望任何一點傷害,落到你孩子身上。
你還會雷打不動的健身,因為你害怕病,更害怕死。
毫無疑問,顧佳在媽媽的頭銜下,將孩子和老公照顧的很好,為了兒子,她無所顧忌的跟木子媽媽撕打起來,為了保全家庭,她含沙射影的去公司暗示女員工。
本以為婚姻走到了這個階段,可以一番太平,但現實并沒有,既要成為孩子的脊梁,又要努力的抵抗婚姻之外的威脅,既要活出自己的魅力和光芒,又要擁有打拼事業的智慧和頭腦。
這樣的女人,把家庭安排的妥妥當當,把自己的安排明明白白,即便面對失敗的婚姻,她依然可以活的很有底氣,因為她價值一直在,和誰在一起,都一直在。
04
《乘風破浪的姐姐》頻頻上熱搜,一個是因為每個女性都有個性,仿佛看的是一部宮斗劇,另外一個是她們代表著一個女性團體30+
一直以來,女人到30歲,身份證有了轉變,同時職場生涯也縮短了一截。
演員無戲可拍,白領無工作可找,人生的路仿佛活的越來越窄,但追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你會看到年齡不過是數字,標簽不過是偏見,一個人的豐富多彩,就看你如何看到自己的人生。
張雨綺彪悍的性格讓人不得不愛,寧靜的剛柔并濟讓人越來越喜歡,萬茜的不爭不搶讓人心生羨慕30+的女性,選擇少了嗎?并沒有,反而可以活的更加出挑。
曾經我一度覺得最美好的時光,是27歲之前,年輕有活力,可到了30歲,有些事才活的明白,有些道理才看得透徹,原來的生活,多半是自己的禁錮,而現在擺脫別人的眼光,意見,能舒服的做自己,才是成熟的一個重大標志。
30歲而已,人生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