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故事里的人,也許有人疼愛,也許無人問津,遣返過境等不來一個可以相守的旅人,哪怕一程山水一程愁,都是以苦為引。
沒有生活在空中閣樓里的人,你看那些文學大家,都是在自己的日常與經歷里感受著我們看不到的風景,體悟著我們悟不出的哲理。
每一條走過的路,每一眼見過的景,每一杯盞的流年,每一溫情又薄涼的世事,都是絕美的相遇。
最初喜歡林清玄的散文,每次讀都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在一個個看似簡單的筆觸下,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最柔軟的心底。
每一個尋常怎么就變得如此詩意,每一個稀松怎么就折射出如許菩提,看似灰色的煙雨,當真是飄搖彩虹處最為歸真的光影。
如水之薄涼本是常態,可是我們總是越敗越戰,須頭破血流才能看輕這世事,才能看清這世事。
你不怕風大雨大,怎么就怕這溫吞的時序之苦,你看見一生的歸途,卻迷茫在灰頭土臉的挫敗里,忘了前行的路需要微微笑。
同甘共苦原本天涯兩端,經得住歲月的苦未必能夠共同尋回苦盡而來的甘。
原本誰都不是誰的誰,有時連自己都嫌棄自己,更何況是旁人呢。人心最為難測,人性最難參透,隔著的皮囊更是人海茫茫處難追。
我們會對與我們毫無關聯的人生唇槍舌劍,卻沒有多余的心力去回望自己的蹉跎,希翼或枯藤,都是微微暖處微微涼。
就如撲克牌里的王只能被唯一的機緣抽中,機緣有了卻不代表你就可以成王敗寇自如翻復。
哪怕你的手心只有無名的小兵,也絕不會是被輕視的那一位,誰能保證誰能笑到最后呢。
風來雨來,陽光也一定會傾瀉進來,每個人都是故事里的主角,又都帶著無名小卒的光環。
我們不怕一敗涂地的傷,怕只怕那傷觸痛的遙不可及的未知。
書讀萬卷,路行萬里,都是想要找到可以共鳴的認知,心中若是有風景,處處皆沉醉。
總有些路越走越孤獨,總有些人在歲月的金黃里徒勞而返,無論孤苦,無論溫暖,都只是彼此相依處漸行漸遠,最終走散與紅塵。
既來之則安之的前路總是不那么順遂,不過就這樣平淡地滑過是否太過無趣了一點。
我們都是過客,匆匆數載,不過是一場或長或短的迎來送往,送別,送別,終將只有一別而無需再送。
關于人生的散場,總是到了一定的年紀,總是歷經了歲月的原傷,才會有更深地感悟。
喜歡簡媜的近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人生走到邊緣的無奈與驚覺,一回頭已然半生煙火。
沒有人會喜歡被逐漸老去的年輪所眷顧,可是誰也無法逃脫這既定的命運之輪,生、老、病、死原本是尋常。
只是有了角色的定義,世俗的價值判斷,有些變得可貴,而有些則讓人感覺悲涼。
我們是否都應好好想想可以作為此生告別的贈言,苦海雖無邊卻無回頭的可能,沿途風景也許駐足欣賞,也許匆匆而過。
就像令萬千人扼腕的李詠,此生沒有遺憾,只有不舍。
短短幾字,道出了對生活的愛,對流逝的無言,就如歌中所唱: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