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臘月二十四,公司還沒放假,爸爸給我打來電話:“什么時候放假?(過年)回家嗎?”我在寶雞上班,回家三、四個小時的車程。突然心里很不舒服,不明白為什么他會問出這句話來,我故意抬高聲音回答道:“肯定回去啊,這不還沒放假嘛!”他在電話那頭輕輕“哦”了一聲就掛斷了。
去年七月份畢業,去年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過年回家這么遲,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每年寒假就會早早回到家,所以我爸才會這么問起我過年回不回家的事吧,這是我后來才想通的。
回到家的時候已經臘月二十六了,這一天是我們鎮上年前最后一個年集。我爸在鎮上接到我,卻并不急著回去。“咱們去街那邊再買點什么吧,你最喜歡吃的……”他將電動車停下后問我。那天特別冷,再加上一直坐車,頭暈暈的,我滿不高興的打斷他:“不想買了,要不你自己去買吧!”他看見我不高興,也就再沒說什么,便一起回了家。
年前那段時間,空氣一直特別干燥,再加上暖氣十足的房子,沒幾天整個人開始咳嗽起來。起初并沒有放在心上,后來感覺咳得不行,買了一瓶枇杷膏喝,然而卻并沒有什么用,一直回到家還在咳。媽媽說讓我去買點藥吃,別拖著。其實她自己病了比誰都能拖。我說沒事,多喝水,過兩天就會好了。第三天,還是沒見好轉。中午我坐在熱炕上玩手機,我爸走進來,在桌子上放下兩盒藥,然后對我說吃完飯把這個吃了。我突然感覺自己像個小孩子一樣,還被人照顧,心里卻是滿滿的幸福。
往年寒假回家,總是會幫著父母做還未做完的農活,有時候會留到年后繼續做。今年回到家雖然有點晚,但是相比往年這時候,農活有時候還是沒忙完。可是今年,他們卻已經早早做完了一切雜活,每天吃完飯我媽就說“你坐在炕上看電視吧”或者就是“去哪兒玩吧找同學去吧”之類的,搞得我很不自在。
有天晚上,看完電視,我們一塊聊天。我和他們聊我在做的微信公眾號如何運營,我說我在網上認識的好多喜歡寫作的人,他們似懂非懂的點頭;我說我2016年一些設想,以及對未來的一些規劃;我說到2016年我想出一本書,還沒說完,我爸就說我給你贊助。這讓我很意外,我從沒想到他對我的事這么關心。感謝老爸!
畢業后這大半年時間,相比以往在學校的日子,回家的頻率反倒多了起來,因為動輒朋友結婚或家里有事,都是要回去的。每次回去,在家待上一兩天就要走。記得去年有一次回去,待了兩天,臨走前一晚,二奶奶來家里說話。她感嘆著對我說:“怎么才回來這么兩天又要走啊,(你們)每次走人心里就難受。”突然一陣鼻酸,我知道那也是坐在旁邊的媽媽要說的話,只是她從來不說。
我們家鄉盛產蘋果,個大味美。每次寒暑假、“十一假”走的時候媽媽就會給我裝一箱蘋果,就是那種酒箱,她還會給蘋果做一些簡單的包裝,說是我帶去的話給同學有面子;裝好后,我爸用膠帶和繩子將箱子五花大綁,最后留一個口方便我在路上提著。這樣的場景,從大一一直到現在,從未間斷。大學好多同學都吃過我家的蘋果,舍友每次見我來就會先猜到:“肯定帶蘋果了!”然后就會看見我手里提著裝滿蘋果的酒箱。有好幾次我實在不想帶了,我媽總是義正言辭的說:“讓你帶吃的蘋果,又不是別的,又沒多重,帶上!”命令般的語氣,無法回絕!她不知道,每次在路上倒車,還有從學校門口到宿舍那將近二十分鐘的路程是最痛苦的。可是這些比起她種蘋果的辛苦,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每次走的時候,爸爸送我,媽媽總會站在門口看著我遠去,看著我的身影消失在拐彎,卻不知道她會在那里站著望多久!
以前讀書的時候,爸媽總是要我們去學校要聽老師的話,要好好學習,要考個好分數,好像那個時候他們從來不愛我們。等到畢業后,每次回到家,他們“認真”的照顧,走之前他們眼里的不舍,讓我有點難以接受和不自在。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一直都在,只是每個時期的方式不同而已。小時候是教導,教我們做人和學識;長大后是付出,對我們無私的付出和愛。終其一生,父母不過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生活而已,而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愛去回報他們!
關于我:一個90后文學愛好者,喜歡拍照,喜歡旅行,以文會友。一點文藝心,十年未曾改!微信號:zuoan5434。
個人微信公眾號:熊貓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