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內容付費時代是否真正來臨?
分析:本篇以《李翔商業內參》進行分析,首先看以下截圖:
從上面截圖中可以看出,訂閱人數已經突破了5W了,而且還會持續增加;定價199,價格適中的位置;太低就沒有內容的價值體現,太貴又不能推廣開來。
從上面李翔專欄簡介看出,他是從事這個行業比較久了,有自己的一定積累,而且有自己對事物的獨到看法。有馬云、雷軍等眾多大佬的推薦,也是突出了這個內容的含金量。從適宜人群中來看,定位是對商業世界敢興趣的人,特別是創業的人,有價值的內容確實不少。
深入去了解下《李翔商業內參》的商業邏輯:收費199,他到底提供了什么樣的“獨家服務”呢?官方版本是這樣的:
1.每天10條左右的精選信息。這個產品能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緩解你的信息焦慮;能給出可行的建議,讓你做重要決定時更有把握;能提示商業變量,使你不會錯過轉瞬即逝的機會。
2.李翔個人的解讀和點評。這個時代,信息,大家都能看到,但能看出什么來,和每個人的認知能力高度相關。就像羅胖所說的,這個產品賣的不是信息,而是李翔基于超過十年的商業報道經驗而獲得的認知能力。
3.每條信息就像一個插件,即插即用。這個產品是根據應用場景來打造的,特點就是有用。你做PPT的時候需要金句,聊天的時候需要談資,做判斷的時候需要行內人的洞察或者記者圈的小道消息,這個產品全都能提供。
4.專注于極致內容的生產。這個產品基于付費訂閱,內容團隊不用寫軟文拉廣告,他們能抵抗傷害內容品質的短期誘惑,專心為你提供好服務。
5.用戶評論激活更多靈感。這不在產品最初的設計當中。但在李翔商業內參上線之后,內容團隊發現用戶評論數量多、質量高,尤其是許多創業者的留言,本身帶有第一線的溫度和觸感,用戶之間常能互相啟發。
那么為什么這個內容就值錢?
自媒體時代的內容太廉價,廉價到免費。出現低質量的內容,大家碎片化的時間去看這些質量較低的內容其實是很耗費成本和精力的。如果我每天花5毛錢,一年下來,我每天節約的時間成本遠遠高于這199元。
而李翔商業內參正是把有價值的內容進行篩選,提取,幫我們更好的了解商業世界的變化。
確實真正做付費內容的還不是很多,大家都是一個摸索的階段,需要不斷的了解用戶的真正需求在哪里,哪些用戶需要什么方面有價值的內容;加上內容提供者和用戶群不對稱的現象,往往是好的內容發出去了,沒有付費的過程,反而會被大眾當作低廉的產物,不值得去珍惜。
做付費內容又有一大阻力就是:內容在互聯網傳播的速度快到你無法想象,有價值的內容發布出來,很有可能瞬間就會傳播出去了,大大縮減了付費的價值。
這也是中國所處的互聯網環境特殊,不像國外,正版等有價值的東西都是需要付費才能使用觀看的。中國的盜版情況是很厲害,也是一個監管的機制不夠健全。
因此,要想做好付費內容,除了內容本身質量外,我們也要考慮其他的一些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把有價值的東西輸出到想要的人群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