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人在天津市靜海區G104國道旁的一個水坑里發現了一具少年的尸體。由于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少年的長相、身形已無法辨認,但遺物中的身份證顯示,他叫李文星,來自山東德州。
有自媒體報道稱,李文星之前在一家名為“BOSS直聘”的招聘平臺上發簡歷找工作,卻疑似落入打著招聘幌子的傳銷組織的騙局身亡。
冒牌offer,不歸路的起點
時間回到兩個多月前的5月15日,在北京天通苑的一間出租屋里,李文星刷著BOSS直聘,不停給招Java崗位的Boss們發送著信息。李文星的BOSS直聘聊天記錄顯示,從早上的9點21分到下午3點29分,6個小時的時間李文星一共向20位Boss發送了消息,唯一收到的回復來自“北京科藍”人事部的薛婷婷。
李文星與薛婷婷在BOSS直聘上的聊天記錄
在李文星的網易郵箱里,記者看到了這份所謂的Offer,發自于一個昵稱為“五殺樂隊”的QQ郵箱。Offer中的信息顯示,招聘方“北京科藍”的全稱為北京科藍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Offer中要求李文星5月20日去天津濱海高新區軟件園報到。
李文星收到的入職聘用書部分截圖
5月20日上午,李文星帶著幾套換洗的衣服和一臺筆記本電腦,獨自乘城際列車去了天津。出發前,陳棟還問他要了家里的電話,提醒他如果去到居民樓什么的注意點。因為以新聞里的信息來判斷,傳銷組織一般都隱藏在居民區里。
李文星購買車票的通知
包括李文星在內,他和他的親人朋友們都沒意識到的是,天津靜海是各種非法傳銷組織盤踞已久的地方,在網上,從2004年至今的13年間,媒體對靜海官方打擊傳銷的報道幾乎未曾斷絕。
5月21日之后,李文星和外界近乎失去了聯系。
當他再一次出現,是在6月28日。那天上午,他開始找同學給他的微信發送驗證碼,說是手機丟了。當天還聯系了母親,讓她把她和父親的手機號發給他,說“他忘了他們的號碼”。
李文星問家里要手機號
“7月8日晚上,他給家里打了個電話,跟我媽說 誰打電話要錢你們都別給 ,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了。”妹妹李文月說,直到7月14日,哥哥的尸體在國道旁的那個水坑里被發現。
網友引發共鳴,“李文星”案并非個例
據狂人了解,類虛假崗位的招聘者目標大多是像李文星這樣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往往社會閱歷淺,并且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對招聘者缺乏警惕性并且不能識破騙局。
急于自己求職的李文星被假“北京科藍”鉆了漏洞,而利用招聘進行騙人的李鬼公司卻不止這一家,李文星的遭遇也并非偶然。
幾個月前,知乎網友“大奔奔”曾陪做前端開發的女友從北京出發去天津參加“中科軟科技公司”的復試,對方稱入職之后要在天津跟三個月的項目,結束后可回北京。
到了天津之后,和他們聯系的人事部經理給了他們一個位于天津靜海區的地址,讓他們做公交過去。等他們到了公交站后,說讓他們等會,喊個朋友去接他們。“朋友”二字讓大奔奔瞬間提高了警惕,給中科軟總部打了個電話,查詢是否有這位人事部經理,最終的結果是查無此人。
網友分享類似的經歷
“接著我給我天津的朋友打電話,詢問情況,他疑惑地問我,為什么去靜海區,說靜海區特別偏僻,并且那邊傳銷很猖獗。”大奔奔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經歷時說到。
在公交站等候的時候,他們還遇到了一位和他女友情況類似的男生,那位男生面試的是另一家公司,也在等人過來接。之后他們把和聯系人的電話一對比,發現和他倆聯系的竟然是同一個電話。
而對此,許多網友也紛紛分享了自己類似的經歷。
這些案例套路大多是冒充知名企業招聘,對求職者進行電話面試,而且面試的問題還比較專業。
電話面試結束后,告訴你有項目在XX,然后找理由讓你過去。等你到了之后,再找理由讓你去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讓你在那等他們。
而目前在BOSS直聘上,當初李文星求職的崗位已經停止招聘。由于尸檢報告還未出來,李文星之死還未能被正式立案。李文星的家人和朋友仍然在等一個結果,同時,他們也希望文星的死能讓更多的年輕人遠離“招聘騙局”。
社會進步需要交學費
從魏則西到李文星,這些年來網絡成為了詐騙傳銷等犯罪活動的溫床。它折射出的可能不是網絡世界本身的爾虞我詐,而是監管制度的拖沓不前,犯罪分子的人性之殤。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耗費了李家半生的心血培養。他還沒有開始感受人生,便死于黑暗。
傳銷是社會的毒瘤,大學生被騙入傳銷組織并非個案。在幾年前就發生或哈爾濱某大學生被傳銷組織毆打致死的新聞。在希望廣大畢業生自身提高防范意識的同時,廣大高校更應該加強防范教育,讓他們知道,這個社會并不是都處于陽光之下。
如今部分招聘網站利益至上,而并沒有真正的考慮去為一個求職者找到好工作,為一個企業招到好員工。即便拋開社會責任不談,這種短視戰略,也終將給企業自身帶來惡果。
希望有關部門加強行業整治,鏟除傳銷毒瘤;相關招聘網站完善審核管理 ,讓監督機制與時俱進,不要讓李文星的離去只是換來世人的喟嘆與憤怒。
又是一年畢業季,希望每一個畢業生、家長與學校,都以此作為警鐘。有時社會進步的代價太過沉重,如果成長需要交學費,希望這是最后一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