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2016年的熱詞,“消費升級”絕對算一個。特別在創業和投資領域,消費升級成為了香餑餑。網絡上關于消費升級的文章也很多,觀點也不少。
很多人認為,消費者買更貴的東西就是消費升級。
這話說對,也對,但不全面。個人理解,完整的消費升級包含四個方面。
一、消費升級的四層含義
一是消費行為升級——買更好的東西
相同的需求,通過購買比更好的商品來滿足。比如,原來運動鞋都是淘寶貨,現在買耐克、阿迪;原來喝自來水,現在喝礦泉水;原來聚會喝白酒,現在喝紅酒,等等。
二是消費結構升級——買原來不買的東西
消費原來沒有消費過的產品,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們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當一個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回到現實中,消費升級更多體現在消費結構的升級,由原來更多物質層面的消費,逐漸向精神層面消費轉移。如旅游、健身、潛水、電影、演出等休閑文化類消費越來越熱,就是典型的消費結構升級。
三是消費心理的升級——功能體驗到社交貨幣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消費商品看中的是功能、性價比,現在更多的是能不能給我帶來面子。《瘋傳》書中,反復提到社交貨幣的概念,在那些高溢價的商品消費中,消費者考慮更多的是社交價值,掏錢購買的是一種“階層身份認同感”。
四是個性化需求凸顯——只買“屬于我”的東西
過去大家都買大眾化的品牌,現在更多購買小眾的、符合自己調性的東西。這一變化十年前已經在美國發生,那么現在在中國出現了。可以說未來消費升級的核心是個性化、定制化、小眾化。很多你都沒聽過的網紅,卻能年入過億;淘寶上的二次元周邊店轉眼賣出1000多萬的年銷售,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本次消費升級的原因
1、經濟發展,中產階級的崛起
從各國經濟發展情況來看,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標準后,將會出現消費升級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人均GDP為5.2萬元,約合8016美元,有了消費升級的經濟基礎。
另一方面,中產階級開始崛起。據說中國即將有2億中產人群,不論數據是否靠譜,實際中產階級人群確實在增多,特別是看起來有逼格的偽中產在史無前例地增多。這是消費升級的人群基礎。
2、信息渠道的順暢
過去我們嘲笑煤老板、暴發戶們的消費品味,即便全身上下被名牌包裹,仍掩蓋不住身上的土氣。這其實是一個信息不對稱問題。由于信息的閉塞,他們并不了解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是有品味的。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正在迅速消滅信息不對稱,大多數人可以輕易地在網上、朋友圈看到各種高逼格消費指南,了解到各種有品味的消費模式。有錢有閑有信息,消費升級自然就會產生。
3、自我意識增強
隨著收入增加、教育程度提高、信息渠道壁壘的打破,年輕一代自我意識增強,更注重“專屬我”的東西。特別是90后,出生在一個經濟富足、信息爆炸的多元社會,他們接受了更加多元化、個性化、時尚化的教育。自我意識強、具有創新精神、信息知識豐富、敢想敢干。
三、如何應對消費升級
1、改變追求規模,轉而追求精準
大眾化消費時代已經過去,小眾化、個性化消費時代來臨。陳春花在她的《經營的本質》一書中提到,時代的改變要求我們必須調整企業導向,從規模導向調整到顧客導向上來。顧客導向就要求精準,找到目標用戶、充分理解他們、最大限度滿足他們的期望、實現他們的價值,這將是未來經營的重點。
2、提高產品的逼格和社交價值
性價比是消費的基本邏輯。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性價比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性的方面,由更多講究產品質量和功能屬性,到更強調功能之上的附加價值,如身份認同、情感、炫耀等;價的方面,由過去強調便宜優惠,到更注重定制化、稀缺感、優越感。
如網易嚴選,通過網易的背書確保商品品質與國外名牌對標,價格上卻擠掉國外品牌的各種溢價成本,從而形成消費升級維度的性價比優勢,幫助消費者更加“精明”地完成升級過程。
3、讓用戶成為會員、成為粉絲
未來的商業將是會員經濟、粉絲經濟。培養目標群體的忠誠度,搶占他們的心智空間,讓他們成為會員、粉絲,這將是商家的未來工作的重點。影響用戶的不再是大面積的廣告投放、各種軟文滿天飛,更重要的是持續、深入的用戶互動,深刻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及時回應和滿足。與目標人群不再是單向的銷售關系,而是雙向的互動,甚至是一種深入的結盟關系,如專門為目標群體精心定制商品并不斷迭代調優,這樣的連接一旦形成,將會有極高的歸屬感,并能帶來持續的粉絲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