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術數是一個大問題,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或者說命題?!靶g數”講的是什么?數學的“數”講的是什么?講的就是一個計量,是對什么的一計量?當然,是對人身的計量,也是對自然的計量。所以中國傳統文化里面為什么會有命相學?為什么會有風水、會有地理?唐代有一位很了不起的醫家,活了142歲,叫孫思邈。他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大醫精誠》,里面講得很好,做一個大醫的條件需要什么?那就是需要精通“術數”。為什么很多病人患一樣的病,可是有些病人有救,有些病人沒有救?這就是數在決定,這就是計量在決定,這個不是迷信,這是大科學。
? ? ? ? 人身的奧秘,現代科學遠遠還沒有弄清楚,科學對外在的事物研究得非常細微,可是對人身的研究,可以說連小學程度都還沒有達到,但是在這一方面傳統文化確實走得很深遠。數學的“數”是說人身是可以計量的,它有一個規律,因為剛剛我們講了“易”有“三易”,就是常量,既然有常量那就可以計算,常數一帶進去結果就出來,所以人生有一個大體的規律,可是它有變量,所以不是宿命。那么這一個技術的“術”,就是講的人生怎么去改造,怎么去改變它。人的命運不是算出來的,是自己造作出來的,也就是說靠自己。《國際歌》里面講的,不是靠神仙、救世主,更不是靠算命,靠自己做出來的。怎么做出來的?就是孔子講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里面就談到很深的問題,這里面也關系到健康,健康出了問題就是災殃,為什么會有災殃?因為不善。因為在我們人生的歷程中我們做了很多不善,積了很多不善,所以在人生的某一個點上我們會產生疾病。這是古人對健康、對疾病的一個很深刻的認識。我覺得這個理念對我們現在非常重要。我們講“八榮八恥”也好,講精神文明也好,社會安定也好,我們如果不跟自身的切身利益掛鉤都是空話,那和我們切身利益掛起鉤以后,大家才知道怎么去行持,才知道這個行持的意義。做一點好事,做一點公益,看起來是做慈善,是做公益,實際上最后是為了自己,自己是最終的受益者。這個術數實際上是闡述這個問題,它是從更加深的層面去揭示健康與疾病,這是“和于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