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家長們、同學們:
大家好!說到家,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溫暖,讓我們內心充滿力量。家是社會的基礎,只有家庭幸福和諧了,我們的社會才會真正安定與和諧。所以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家和出凝聚力,出親和力;困苦時,家和出親情;悲傷時,家和出慰藉;重壓時,家和出力量;沮喪時,家和出堅強。家是甜蜜,是溫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驛站。那么,到底什么是“家和”呢?并不是一家人不吵架不爭執就是和,也不是父母對你寵愛有加就是和,更不是一家人說說笑笑就是和。真正的和是當家人累了的時候你可以成為他們的依靠,當你倦了的時候他們可以讓你溫暖;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是你堅強的后盾。家和萬事興,需要通過父母和兒女共同的力量的支撐,讓父母在兒女的愛里得到幸福,讓兒女在父母的愛里學會感恩,這才是一個家的幸福,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和萬事興。
在過去,我們家住在農村,父親有四個兄弟姊妹,是一個三世同堂的大家庭。那時家里很窮,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更不要說能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和一雙保暖的鞋子穿,常常凍得兩只腳長滿凍瘡。但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一家似乎過得很快樂。大人們常常在田里干活的時候,我們就總在灑滿黃色的油菜花地里穿梭。傍晚回家,長輩們累了,我們為他們捶背、端水,雖說窮,日子卻過得很幸福。因為那時,爺爺總告訴我們:一個家,“和”字最重要,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人和和睦睦相處,其樂融融的生活,這才是最珍貴的。那時,我的父親、叔父們總把這句話牢記在心。所以,那時,雖然日子過得艱苦,大家卻和睦相處,互敬互愛,一直遵循到現在。對生活,對父母的感恩。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帶著感恩的心去接受去回報去珍惜,才能真正永遠和和睦睦,而一個國家帶著感恩的心去面對去報答去回饋,才能真正永遠團結向上。
家和萬事興,對我們每一個小家是這樣,對我們的社會和祖國,也何嘗不是呢?最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明確提出:包容、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已經成為目前世界發展的趨勢和需要。
家和萬事興,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學會,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