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于”寫作“,大多數人認為,是作家的專屬,大咖專利,殊不知我們每天只要動筆寫,就已經是寫作了。我們每天的日記是寫作,閱讀書籍的讀后感是寫作,給朋友寫的信是寫作,寫的郵件是寫作。
一切用文字的方式產出(輸出)本質上就是寫作。
所以,
“寫作”:用文字方式輸出的內容。
為什么說,提高執行力的高效工具是:“寫作”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執行力百度百科的定義:
執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業戰略、規劃、目標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
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
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
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斗力;
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
大多數企業基本按照百度百科這樣定義的標準去打造企業的執行力,而現實的情況是:貌似大多數企業從沒有真正解決好“執行力”的問題。
企業執行力總是一會兒好、一會兒差、有的時候越抓越差。
所以馬云說:“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長久的激情才是賺錢的。”這應該是馬云早期創業企業執行力現狀的寫照。
個人執行力強弱,決定了個人成就的大小,總有一些人的執行力是很強的,個人的執行力雖然不強,但是也是知道執行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們為什么在重要的事情上總是執行力很差呢?而在不必要執行的事情上,執拗的堅持不懈的去執行呢?
你看,去完成一件任務,不久以后,很容易就放棄了,堅持不懈的持續的放棄,這其實本質上就是在訓練放棄的技能啊,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所有的能力都是自己的訓練的結果。
你基本上不可能同時訓練勇敢和膽小,開心和傷心,你只能選擇一種,要么訓練勇敢,不是在訓練勇敢就是在訓練膽小,你正在開心的時候,哪有時間傷心呢?
所以,不是在訓練更強的執行力,就是在訓練更強的懶惰。
(二)
我們從另一個維度在來看看,執行力。
需要執行的就是任務,是任務就是被動的做。
那么,執行的=被動的。
而,主動無需執行。
執行是不是在當事人沒有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不得不使用的詞語?
試想,
如果一個人主動去做,肯定是有最好的執行力呀。
執行力,應該在執行之前就解決好:“主動性問題。”
一直以來自認為自己的執行力還是比較強的,只要是決定要做的事情,就可以立即去做,并做好。(前提是只要是“決定去做”,那么這個“決定”是主動行為)
碰到困難和障礙的時候,還能不能繼續執行,是執行力的最佳體現吧?
短期的執行是沒有用的,長期持續的執行才有用。
短期內去立即執行,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做到,越是沒有障礙,沒有困難,越容易執行。
然,碰到困難和障礙,大多數人就放棄了。
事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一步一步解決了問題。
執行的另外定義是不是:解決問題?
解決了問題便是執行,解決不了問題,原地踏步。就像解題一樣,思考出解題方案,是解題的關鍵。
那么,有沒有執行?
就看看問題有沒有被解決。
于是,
執行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怎么來的呢?
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更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三)
還有一個維度,我們繼續來看看。
價值觀決定了一個人判斷或者選擇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這分明就是更好的做好選擇題。
而更強的邏輯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感染力和想象力是凝練價值觀的基礎。
試想:
一個人沒有很好的邏輯、思考能力,那么他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感染力,以及想象力會好嗎?
進而面對的解答題也好,選擇題也好,無從下手,糾結,困惑等迎面而來,更別提把事情做成的“執行力”了。
執行力無非就是想清楚、想明白后自然而然的結果。
而“想明白”這件事情,就需要運用到“如何選擇”的概念;
“如何選擇”這個概念就要運用到,“什么更重要”的概念;
“什么更重要”的概念,就要運用到:“注意力>時間>金錢”的概念;
進而,運用到:“把注意力放在成長”,更重要;
“成長”上,就要運用到“習得技能”的概念。(習得技能才有成長);
進而,運用到“習得技能”的重要概念:“重復和運用”;
我的另一篇文章:(能力(技能)在未被訓練成本能前,都不屬于自己)
技能需要內化,賣油翁所說:”無它,手熟爾”,就是內化的結果。
重復是習得一切技能的基礎。通過(輸出)產出反過來進一步強化通過反復而完成了內化的新技能。
笑來老師,用寫作做類比,寫作是反復思考,反復思考輸出思考結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更強的邏輯能力被內化,更強的表達能力被內化,更強的溝通能力被內化,更強的感染力想象力被內化,并且,發生這一切的原因和結果都是元認知能力的不斷強化與內化。
于是思考流程是這樣的:
想明白—>如何選擇—>什么更重要—>注意力>時間>金錢—>成長—>習得技能—>重復、運用—>更高的執行力
我們通過反復的練習駕駛技能,反復的練習游泳,反復的練習騎自行車,最終這個工具內化成為我們身體的一個器官。
我們可以很熟練,融會貫通的使用這些工具。
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是司機,不做游泳職業運動員,只要會了就可以了,不需要非常刻意的訓練強化。我們不用每天抽出時間來訓練駕駛技術,我們只要開慢點,就已經很快了。(不使用更高駕駛技能變現)
我們需要反復內化的本質上是:“變現的能力,”而只有,有價值的產出才是變現的邏輯,是吧!
通過產出反過來強化新技能,最終產出,有價值的產出。產出的受眾群體越大,幫助的人越多,價值越大。
通過這個維度分析,更強的邏輯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感染力和想象力,對于產出高價值的產出,不可或缺,更是決定了價值的形成。
寫作,恰好訓練了這些能力,使我們能想的更清楚,更明白。
“寫作是反復思考,反復思考輸出思考結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更強的邏輯能力被內化,更強的表達能力被內化,更強的溝通能力被內化,更強的感染力想象力被內化,并且,發生這一切的原因和結果都是元認知能力的不斷強化與內化。”---李笑來
那么,“寫作”事實上已經成了提高執行力的高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