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幾天時間好不容易讀完《日常教學的情調》,感慨自己讀書慢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羽軒、才紅這些老師們,能夠一天讀完一本書。其實,這就是我和他們之間的差距,“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史”,知識淺薄的我才會如此不善言辭,8月開啟之際,我要在閱讀能力方面多下功夫,讓歲月見證自己的進步。
回歸正傳,打開《日常教學的情調》這本書的封面,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句話“比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生命的能力”,掩卷之時,留給自己的依然是類似的詩歌:
“我希望我們的老師
精神是自由的
思想是靈動的
對待課堂是自如的
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
情感深厚的”
這其實都是在指向同一個內容,那就是生命,作為教師,應該做的是激發學生的生命。而我,對這兩句話產生了深度的共鳴。
早些年,我對于教師這份職業沒有認同感,僅是將它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份職業,面對著繁重瑣碎的日常事務,自己僅會抱怨:“為什么又是我?”“難道我就不用出去約會嗎?”“這什么破工作,除了工資高點,還有什么幸福感?”“學生一個個都那么煩人,一點點破事都要追著你處理,還有沒有生活?”在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消極情緒的帶動下,我慢慢走向了煩躁、走向了歇斯底里,教學于我不過是一種強加物,學生于我不過是心情不好的添加器。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越來越痛苦,身體越來越多問題。我放下所有的一切,只執著于看病調理,回過頭來再來看自己,只留下“不值得”的感慨。
后來,不甘如此終結一生的我,遇上了今生的貴人——王秀婭老師,她讓我認識了張文質老師,認識了生命化教育,在這樣群體的帶領下,認識了更多有教育情懷、有教育理想的老師,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開始了轉變。
我開始閱讀張文質老師的書籍,開始明白了教師和學生都是有生命的,要學會尊重。尊重教師的生命,就是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始終保持心情愉悅。尊重學生的生命,就是要看到學生,看到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差異,對于發展慢的孩子要學會等待。于是,我開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學習,反思,套用我同事的一句話,現在的你有光,年輕又漂亮。我想,這是學習帶給我的饋贈。就這樣,我開啟了我的轉變之旅,面對各種搗亂的學生都能以平常心去對待,笑容多了,學生也喜歡親近我了,課上也運用了各種方法,課堂活躍了,學生成績無形中提高了。
這就是我,自從遇上了張文質老師,生命便多了色彩。
以下是摘自書中的幾個觀點:
1.享受與人交流的樂趣。
2.通過生命去影響生命。
3.做一個本分的教師:該做的事情我都做了,該承擔的責任我都承擔了。
4.做小事,持續地做,一輩子不停地走,只管打坐,最有有點小影響。
5.慢慢地快:你既然認為這件事情有價值,哪怕只剩下一個人,哪怕只剩下你,只要你認同,你去做,這件事就有意義,你就能夠得到自我成全,你也會被人發現。即使暫時沒有人發現也不要緊,因為你所做的這一切都會在孩子圣上發光,有光澤透現出來,還是會慢慢地被發現的。
6.讓教師更熱愛自己的工作,更用心去推動學生成長,更勇于去變革自己的生活,去使自己變得更快樂,更幸福。
7.生出來的是一種命運,長出來的是一種文化。
8.教務主任是學校轉動的中軸。當教務主任的人,需要有一顆很強大的心臟。沒有強大的心臟,你就一天到晚都要擔驚受怕,你就當不了教務主任。
比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生命的能力—讀《日常教學的強調》有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談《道德與法治》課上的有效化活動教學 道德教育要回歸生活,怎樣讓《道德與法治》教學提高實效性,達到育人目的...
- 親愛的情調共讀核心群的伙伴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持人,來自山東泰安的毛杰莉。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那里今...
- 來之前對華哥的大問題教學已經有所耳聞,到了現場以后。我發現在大問題教學前面還加了一個生命化,主題更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