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嶺的燕子
“她都這么大了,還沒嫁出去,要么是身體有問題,要么是心理有問題。”
大齡適婚女性真的有問題嗎?其實壓根兒沒有。說有問題的,自己怕是有心理疾病。
部分大齡適婚女性難以得到好的姻緣,是把自己過分物化了。顯形的市場雖然講究物物等價交換,但是隱形的婚配市場可能并不講求這一點。如果未婚女性進行過分的自我物化來尋求條件對等的伴侶,那有可能是物質上不匹配,或者物質上匹配,精神上不契合。結果往往“交易失敗”。
因為,婚姻中物質是相對的,精神上的不契合是絕對的。雙方彼此猜忌,互相圖謀,一方提防另一方,沒有感情基礎,那婚姻就會走向失敗。
如果大齡適婚女性是被別人物化,那么不管物質還是精神,首先,對于大部分優秀的女性來說,被物化就是一種輕視和褻瀆。
被物化,即自身的各方面因素被量化成一個個可以在婚配市場上認可的籌碼。這種情況下沒有人在意你夢想有多高遠,精神上有多獨立,格局有多寬,眼界有多廣,他們只關心你的硬件和軟件情況。
很遺憾,廣大女性被在意的因素不外乎:年齡、相貌、身高、體重、身材、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家族病史、學歷、薪資、家境、父母身體狀況、是否獨生、是否擁有基本生活技能、特長、品行、是否處女、流產情況、交友情況、人脈資源等等。
在一二線城市,不經意間逐步物化自己的大齡適婚女性難以得到好的姻緣,因為物質上來看大齡適婚男性的各方面條件實在難以與女方匹敵,委屈將就對于商業女精英而言是極為掉價的事情。
而那些年紀輕輕的優質男性呢?無論什么階段,優質男始終是“搶手貨”,一不留神兒就“售罄”了。對于大齡適婚女性而言,精神方面也許不會考慮。久經沙場的女中豪杰們很難考慮去抽出時間來慢慢談一場戀愛。
然而,如前文所述,精神上的契合是絕對的。如果想擁有美好的婚姻的話。
一方面物化自我去尋找條件對等的男性,另一方面不愿意花時間去考量精神上的契合度。這就導致,講求快節奏、高效率、高條件的大齡適婚女性很難找到中意的,極難找到互相滿意的伴侶。
曾聽過一句玩笑話話,大致意思是: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極為專一,男性永遠喜歡年輕貌美的女子,而女性永遠喜歡有錢人。
玩笑話聽過笑笑就罷了,可是這極為現實。男性喜歡年齡不太大的,也許是因為年輕女性天真純良,尚不諳世事,生理條件良好,帶出去也很有面子。相貌的話,男女幾乎都是外貌協會。只是在現實面前,有一定閱歷的女性就明白了有情不能飲水飽,錢比其他任何東西都能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更進一步闡述,為什么錢能帶來安全感呢。因為男朋友和丈夫這兩個角色不能帶來安全感,還因為部分男性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意識。
在女方意外懷孕的情況下,男朋友可能不擔當未來父親的責任;在婆媳關系惡劣到劍拔弩張的情況下,未婚夫可能不會為妻子說話;在半夜孩子啼哭的時候,丈夫可能睡晚惺忪指望妻子起床換尿布等等。
婚姻對現代女性來說會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賠本生意”,一是因為現代男性缺乏責任意識,二是因為雙方沒有堅實的感情基礎。所以女性懷孕生子,只是意味著犧牲和付出,而不是為了愛和他以及愛他。
大齡適婚男性,會被催婚嗎?會。這大風刮得只是沒有大齡適婚女性那邊的那么猛烈。大齡適婚男性和大齡適婚女性完全不適配嗎?也不盡然。
原本為了等待合適的伴侶的大齡女性,和只想趕緊完成任務的大齡男性是很難相遇的。除非雙方都能意識到婚姻的基礎是什么,并坐下來花時間去認識去磨合,才有結果呀。
所以我并不推薦各位兄弟姐妹閃婚,除非一見鐘情,否則雙方的脾氣性格品行等需要摸清楚再考慮。
綜上,結婚的前提是雙方相知相愛,而不是被物化后的等量。而且,結婚是基于兩個人都能掙面包的前提下的,如果連面包都沒有,你還是先提升自己吧,最好不要指望有人可以去拯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