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高高懸掛在房梁上的那把掛面,梅媽躺在炕頭,禁不住摸摸圓滾滾的肚子,心里暗暗得意起來!梅爸雖然瘦小,皮膚黝黑,在農村算不上一個好勞力,可是梅爸頭腦轉得快,而且是吃著商品糧的公家人。在農村,能嫁給這樣的一個小能人也是心滿意足了!這不,梅爸還是真有本事,不知從哪里淘回一把掛面,專讓梅媽坐月子吃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山村,買布需要布票,買白面需要糧票,至于掛面那屬于稀罕食品,普通家庭是沒有實力買到的。“老天保佑,這胎能生個兒子……”梅媽在心底默默地祈禱著。這已經是第三胎了,老大老二都是女孩,雖然女兒們可愛漂亮,但是在農村,沒生個兒子,是對不起能干的梅爸的。雖然梅爸沒有當面說起,但梅媽還是聽見那次梅爸與梅奶的“密謀”:三胎如果還是女兒,那就送人吧!自從那次,梅媽的心就再也沒有平靜過。添一口人,就增加一份負擔。唉!如果是女兒怎么辦?送人?心在滴血。還是祈禱送子娘娘送一個兒子吧!
吃過早飯,肚子就開始隱隱作痛了,已是兩個孩子母親的梅媽知道,今天可能要生了。生孩子需要耗費體力,梅媽已有過兩次體驗。不管怎樣,積攢一些體力還是至關重要的。望著頭頂那把掛面,梅媽終于下決心,用竹竿挑下,用來補充體力。
藍色的柴火舔著烏黑的鍋底,細長的掛面在大鐵鍋里歡快地舞動著,灶臺邊除了陣痛的梅媽,還有兩個伸長小腦袋的女孩。兩雙小眼目不眨經地盯著那口大鐵鍋,時不時地吞咽一下口水。
唉!嘆一口氣,梅媽還是將掛面挑在兩個孩子的碗里,正兒八經的清湯掛面,只有那滴老陳醋增添了一絲酸爽。姊妹倆一人捧一個碗,小腦袋俯在碗里,只聽見吃面“呲溜,呲溜”的聲音,幾分鐘就將一把掛面吃得一干二凈。心疼孩子的梅媽怎會責怪僅有四五歲的無知小兒呢?靠在炕角的梅媽,痛時,抓牢炕頭的被褥,好時,啃一口玉米面窩頭,還是祈禱能生個兒子,實在不想再遭這份罪了……炕的另一角,兩個孩子瞪大眼睛,眼睜睜看著滿頭大汗的媽媽,偌大的窯洞,只有兩個孩子伴著一個產婦。
“哇哇”隨著一聲聲啼哭,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了。“快去喊你奶奶。”梅媽大聲地叫喊著。姊妹兩個急匆匆地沖向前院。一個老太太拿著一把剪刀,深一腳淺一腳地邁進窯洞,講究地將剪刀在柴火上進行烤火消毒。“又是個閨女,送人吧。”剪斷臍帶,老太太頭也不回地走了。
夜幕降臨,梅爸也收工回家了。“不能送人,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想要兒子,我可以再生……”梅媽竭斯底里地呼喊。梅爸徹底蒙了。三女兒雖然剛出生,但是濃眉大眼,很是討人喜歡。看著襁褓中的女兒,梅爸的心碎了,他又怎能忍心將親生骨肉送人呢?“不送,生兒子的事,以后再說,先坐好月子,養好身體。今天去縣城,我又淘回一把掛面,知道那把掛面你會讓給孩子的……”
梅媽的心被徹底融化了,嫁這樣的男人,再遭一次罪,也心甘情愿!這次,由梅爸守護,梅媽將一碗掛面吃了個底兒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