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計劃第11天。
在制定的三個90天計劃中,每天早起和每周三四次的運動目標看起來難,卻相對容易達到。想來想去,前者是一個明顯的變化,在身體經過調節后,生物鐘起了神奇的作用,每天準時準點的提醒你休息時間到了,應該睡覺了。只要你順從的聽取了身體的指揮后,也就沒有那么不容易了。后者由于自身對運動的喜好,和備戰亞洲杯賽事的客觀因素,也很輕易的就達到了。困難的應該是在off-season的時候,自身是否能自律,好好的鍛煉身體,就更像是個挑戰,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反而看上去最容易被實現的讀六本書寫讀書筆記,平均一周半一本書的節奏,但現在,讀書筆記卻意外中的成為了一個難啃的骨頭。到現在為止,我就讀了一本書的三個章節,還有一大半書本還沒讀完。不禁讓我有點沮喪。
想來想去,不是因為我不喜歡讀書,而是沒有靜下心來的時候。易效能告訴我們要集中精神,但是全神貫注的讀書卻成了一種很難達到的狀態。沒過三分鐘心里就會問自己,讀了多少了?還有多少要讀?效率怎么樣?又過了三分鐘,心里想著等會要干什么事?就是不能靜心。所以有點沮喪。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在清晨少許運動后,做好了一天的計劃,腦子啟動了,然后第一件事就是讀書。
另外一件讓我覺得不爽的原因,應該是我現在選擇的兩本書都是電子讀物,每次都盯著電腦或手機小屏幕,對眼對身體都不是很好。并且,在讀完后,若要返回重讀重要部分,有些手足無措,每次都要花一些時間才能找到,有時也忘了自己想要找這段內容的目的。
今天也偶爾在“得到”app里聽書時,聽到了一則關于比爾蓋茨讀書的習慣4則,也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
1. 讀書一次至少1個小時以上。
2.在書的空白處做筆記。把與自己認知不同的地方寫下來,與自己的認識做鏈接。
3.不要讀一本你讀不完的書,即要選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若開始就覺得苦澀難懂,情愿放棄讀下一本。但是一旦開始,就要看完。
4.看紙質書籍。因為可以翻來覆去找到自己記憶重點。
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但是,至少名人的讀書習慣可以也值得借鑒。竟然與比爾蓋茨有同樣的感受,心里也有小小的慰藉。
綜上,我會在讀書這項內容上加強力度,把現在閱讀的電子書改為目前找得到的紙質書,然后在每天早起鍛煉后讀書,讀書至少一個小時以上,每25分鐘可以休息一下,并且同時積極做筆記。這樣,每天讀書,爭取趕上進程。然后最終有屬于自己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