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習題冊:痛苦!
“實踐意味著把思想和行動和結合起來”,只有把思想和行動結合起來,才能檢驗我的我們的思想是否正確,才能使我們的思想實現成長。
誠然,思考得到思想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把思考得來的思想再用行動進行表達,更是一個需要克服自身惰性的痛苦過程。有誰愿意主動的獨立思考,又有誰愿意經受這種痛苦把思想實踐起來。
“如果可以坐著,那絕不站著,如果可以躺著,那絕不坐著”,人的本性都是愿意待在屬于自己的舒服區的,而且為了保證自己的舒服區不被破壞,是從來不會愿意主動嘗試痛苦的,為了舒服我們會躲著痛苦,逃避痛苦,對痛苦視而不見。
原因很簡單,痛苦會讓我們覺得不再舒適,會讓我們覺得煎熬,焦慮,緊張,難受,郁悶,甚至抑郁。
你心里是這樣想的嗎?
我想:你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你也愿意一直待在自己的舒服區,因為這樣子就不會痛苦,也不會暴露自己的問題,還可以擁有一直以來的舒適,安逸,讓自己擁有這種安逸帶來的安全感。
在這里我想說:這種躲在自己的舒服區,不愿出來經歷痛苦成長的舒適是脆弱的,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從出生以來,我們身邊一直以來都有痛苦,有挑戰,有困難,躲著不去接觸,不去適應,不去成長,怎么能保證你的舒服區永遠舒服呢?
舒服區的界定,應該建立在經受痛苦的前提的前提之上。
有勇氣去打破固有的舒服,經受成長該有的痛苦,克服困難,時刻有主動的意愿,不怕去承擔成長的責任,這樣的人生狀態才是正確的舒服區的呈現。
小的時候,我們很希望自己能像大人一樣做很多我們不能做的事情,那種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感覺,讓我們渴望成長,現在長大了,也我們小時候眼中的大人一樣大了,才知道,大人之所以能做很多事情,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很多痛苦。這其中就有成長的痛苦。
成長的習題冊很簡單,那就是痛苦。承受痛苦,我們就能得到成長。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