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我這個年紀,周圍的同齡人別說結婚,基本都有娃了,但觀察了一下他們的婚后生活質量,和一些狗血劇情片(出軌,爭家產,無性婚姻,利益結合,無休止的爭吵,剛結婚沒多久就離婚)之后,我覺得婚姻需謹慎
在這個90后被人叫叔叔阿姨的時代,95后也都到了法定結婚年齡。那些曾經被當成孩子的人,如今都開始談婚論嫁了。
據【中國95后數據報告】顯示:
在“最看重伴侶什么條件”這一項調查中,95后給出了這樣的選擇
本以為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看著偶像劇長大的95后,會將外表作為選擇另一半的重要標準,沒想到竟然有這么多人選擇“三觀一致”。
由此可見,“三觀一致”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是選擇伴侶最重要的參考標準。
什么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ta喜歡玩游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ta說看書有什么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ta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ta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游,ta就喜歡宅在家里。這不是三觀不合。
但是ta說旅游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里多舒服。這就是三觀不合。
其實三觀一致,并不是要求你們完全一樣,而是彼此之間能夠求同存異,懂得包容和欣賞。
否則,你跟ta分享快樂,ta覺得你在顯擺;你跟ta傾訴難過,ta覺得你是矯情。
跟三觀不同的人相處,比搬磚還累
在你看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ta眼里就成了匪夷所思。你很難改變ta的認知,ta也不會理解你的想法,你們永遠都不在一個頻率上,相處起來自然很累。
你跟ta說大海很漂亮,ta卻說淹死過很多人
你說你喜歡吃西瓜,ta說你是不是對蘋果有意見
甚至有些情侶,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卻因為買婚紗還是租婚紗的問題,爭執不下,最后分道揚鑣。
父輩們的婚姻相對更長久,并不都是因為幸福,很多時候是因為不知道不幸福,當然不知道不幸福也是幸福。
到了現在的社會,有部分家庭逐漸拋開原有的舊思想觀
有位父親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
“你以后選擇另一半,我和你媽是不會插手的,你到時通知我們一聲就好了,我們頂多會給你建議,但聽不聽就看你自己了,所以你自己要用心的好好的選擇,包括你的前途,雖然咱家很多親戚是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你,甚至是冷嘲熱諷和瞧不起
我和你媽剛開始也挺有壓力,但想開了也就不在乎了,重要的不是你來為我們爭面子,而是你自己能真正的幸福快樂,我相信你以后會很優秀,你也不要在乎外人的眼光
生活不是過給外人看的,我們希望你能過你想要的,幸福的生活,今后你就用自己的方式好好的努力吧。"
也有人說:
除非婚姻對你是避風港,輸血管,ATM,階層升降機,基因改造器,否則婚姻對現代人確實沒有什么吸引力。
我渴望終點,卻討厭出發。
我不想結婚,但是偶爾會想和一個人一路走到死,可是那個人是誰呢?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確定是有這么一個人的。
我不想結婚但是對結婚還有著憧憬,就像RPG游戲中的主角對寶箱那樣的憧憬。也許最后打敗惡龍能娶回公主也說不定。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