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一天,風雨交加,平常對登山之類的運動稍稍有些偷懶的兒子,卻冒雨登上孫村的紅花山,上山下山共花了兩個多小時。難得的是,他不僅沒有任何怨言,也不覺得累,回家后依然興致勃勃、精神煥發。
究其原因,很簡單:他不是一個人或是和我們一起,他是和他的幾個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了這次有意義的假日雨中行。
和小伙伴們一起做什么事都是快樂的,哪怕幾個人共喝一瓶飲料,幾個人同吃一根烤腸。對這些少年而言,在一起就是開心,友誼的小船穩穩當當。
看相片中的這幾個少年神采飛揚的模樣,真是忍不住由心底為他們的青春驕傲,艷羨他們身處這大好年華里??墒?,不知為什么,心里竟隱隱約約滲出些莫名的感動與嘆息來。
眼前漸漸模糊,卻又在這模糊中浮現出清晰的畫面,定神細看,那是幾十年前,剛剛從學校畢業的我,和幾個同學雨中同游黃山的情景。
那年,我們不過十八、九歲的年紀,雖說勉強可算是抓著少年時光的尾巴,但畢竟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青年了,但在那個年代,我們的心思依然單純明凈如同少年一般。
年輕真好!再苦再累,睡上一覺第二天便又是生龍活虎的一群。
猶記得那一天,我們三男三女一行六人,身披雨衣,背著大包小包,硬生生從天都峰腳,手扶鐵索欄桿,沿著“天梯”向上攀登,直到山頂,并且搖搖晃晃從寬僅一米的“鯽魚背”上走過,耳邊有山風呼嘯,腳下為千仞懸崖,但我們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害怕與膽怯,看著眼前這云霧繚繞如仙境般的天與地,豪情快意自心底涌起,這樣的江湖,我們愿意擁有!
在攀爬天梯過程中,看到一個戴眼鏡的年輕男子,斯斯文文的學生模樣,整個人蜷縮在離石梯不遠處的一個石洞口,面前擺著一個畫板,正聚精會神地對著洞外的風景寫著生。所有攀登到此的游人均駐足停下,紛紛驚嘆不已,不知他是怎么從這筆直的天梯進到旁邊那小小洞中?而更多的則是敬佩他癡迷于繪畫的執著與勇氣。
不用說,自從看到這位畫者之后,我們的腳步輕快了許多,抬頭所見游人的腳后跟也不再那么辣眼睛了。
回憶是美好的,真的很懷念那些難忘的年少時光。
不知不覺幾十年光陰已逝,那些定格在腦海深處的記憶碎片,如今因為兒子的又一次雨中行而重新成為一個美麗的動態圖畫。
也許,少年時光才是人生中最美的那一段。沒有戀愛中的患得患失,沒有柴米油鹽的世俗煙火,沒有紅塵交往中的積心思慮,只有一群愿意攜手共游的小伙伴,大家在一起,可以毫無顧忌地相對大笑,可以今天氣呼呼打一架明天便又勾肩搭背一起回家,可以并肩走向任何遙遠的地方……因為他們有勇氣、有膽量、渾身上下有無窮的力量。
他們的眼里不會摻雜粗劣的砂子,他們的眼中只會看到蔚藍無垠的天空。
南宋詞人韓元吉在《水調歌頭》中寫道:
“瀲瀲桂華滿,搖落楚江秋。去年今夜,相望千里一扁舟。滿目都門風露。離別凄涼幾度。霜雪漸盈頭。山水最佳處,常恨不同游。
少年約,談笑事,取封侯。田園歸晚,休問適不用吾謀。身外功名何處。屈指如今老去??藟舻浇甬T。剩買五湖月,吹笛下滄州。”
是啊,“山水最佳處,常恨不同游?!?、“少年約,談笑事,取封侯?!?/p>
再過幾十年,當兒子成為一個幸福的父親時,他會對著他的孩子的相片,回憶起今天的快樂時光嗎?正如我一樣。
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們慢慢長大,成為了青年、中年、老年,但鐫刻在記憶中的少年時光,將永遠陪伴他們成長,溫暖著他們每一次失意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