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我都想去平谷看桃花,動念十年,上上周末,“拖延癥患者”終于動身。
一路上,景色擦窗而過,并無特別。經過兩個多小時,幾乎接近花海時,車突然變成龜速,一寸一寸地挪動,堵車了。
車走走停停,到了十二點鐘,依然沒有接近花海。
車調頭右拐走了一條偏僻小道,聽見車里有人說:桃林都是一樣啊,人少的地方才聞得到逍遙的味道。
又過了半個小時,我們的車在成片桃林的路邊停下,四月飄“雪”,不,還不夠形象,雪花是要落入地下,飛絮在空中密密飛蕩,更像是傍晚恍惚陽光里,草原湖邊飛起嗡嗡作響地小蟲子,一大片。逍遙的味道我沒有聞到,鼻子里有毛絮往里鉆。
四月天空飄雪
飛絮一會兒鉆進鼻子里,一會兒跑進眼睛里,調皮撩得人一陣癢癢,總忍不住用手去抓,又總也抓不住……瞇著眼看花,邊拍照,邊抓癢…….
一朵桃花代表日后的一個桃子,等到花謝結果后,果農會根據情況,把不適宜的果實摘掉,讓樹木集中精力把養分放在最重要的果實上,所謂斷舍離,也是桃樹每年要經歷的事情。
越來越熱了,脖頸上出了細細的汗,我把自己置身于燦若云霞的粉色之中,拍照,想借故沾染一點風姿綽約,回看照片,卻看到繁花之中映襯著一張因不堪忍受飛絮“騷擾”而哭喪的臉......
半個小時后,躲進車里,吹空調。
十年心愿,半小時了結,不管啦,反正算是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