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位于甘肅省敦煌市,由雅丹景區、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以及自然景觀游覽區和文化遺址游覽區組成,面積2180.75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質背景和極端干旱的氣候條件形成的地貌景觀,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古絲綢之路形成的文化遺址在這里渾然成為一體。雅丹地貌、鳴沙山-月牙泉,以及沙漠、戈壁和西湖濕地是大自然的造化;莫高窟、古絲綢之路文化遺址陽關、玉門關以及古軍事遺址漢長城、河倉城等則是敦煌文化歷史的寫照。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所在的敦煌盆地南北高中間低。區內地貌主要以風蝕、風積地貌為主,伴隨有間歇性洪水作用形成的地貌??傮w地勢為自東向西傾斜,東部海拔最高的鳴沙山可達1650米,西部海拔最低為814米。其主要的地貌類型包括山地、平原和盆地。公園內發育了雅丹、戈壁、沙漠、濕地、綠洲等多種地貌類型,其中雅丹、戈壁和沙漠是極端干旱地區地貌類型的典型代表。
敦煌位于中國西北內陸,遠離海洋,地處中蒙干旱區的中心區域,屬于典型的暖溫帶極端干旱氣候區。具有干旱少雨、蒸發量高、冬寒夏酷, 季節和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輻射值高、多大風等特點。敦煌雖然干旱,但也有不少河流和湖泊,在敦煌河流水源主要有:
月牙泉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稱藥泉,自漢朝起極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5米,泉水平均水深0.8米,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疏勒河
疏勒河屬于內陸河流,源于祁連山脈西端,在羊橋子附近流入敦煌市東北界,流經昌馬、玉門鎮等地。
黨河
黨河屬于疏勒河系內陸河流,為敦煌市境內主要河流。河水源于祁連山疏勒南山的崩坤達坂,宰力木克和黨河南山東部的巴音擇日肯烏勒、諾干諾爾的南北量坡冰川群。黨河的水源主要由祁連山北坡的冰川冰雪融化補給。
黨河水庫
黨河水庫位于敦煌市境內的黨河口處,北距敦煌市36公里,壩址處流域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93億立方米,壩高46米,庫容1500萬立方米,壩頂高程1421.5米。水庫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 ,5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5年建成投入運行,水面寬闊,氣勢宏大。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及周邊區域的植被類型以草原、荒漠為主,另有草甸、灌叢和闊葉林。因受東南季風的波及和北部祁連山西部高山區的影響,地帶性植被在分布上受很多非地帶性條件的限制,從而打亂了部分地帶性分布的規律。大致分為6個植被型組:闊葉林、草原、荒漠、灌叢、高山墊狀植被和草甸,其中主要以草原、荒漠和灌叢為主。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內野生植物 有種子植物168種,其中裸子植物2種,被子植物166種。分屬麻黃科、楊柳科、榆科、藜科、石竹科、毛茛科、罌粟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豆科、蒺藜科、檉柳科、錦葵科、胡頹子科、鎖陽科、傘形科、報春花科、白花丹科、夾竹桃科、蘿摩科、紫草科、馬鞭草科、前科、菊科、眼子菜科、水麥冬科、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鳶尾科等三十科,一百零五屬。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內有野生動物196種,其中鳥類141種、哺乳類32種,魚類8種,兩棲類2種,爬行類1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8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3種。
野生獸類:貍、兔、野馬、野駱駝、狼、狐、黃羊、猬、鼬、野貓、獺、猞猁、獐、麝、鹿等。
飛禽類:鷹、鷂、貓頭鷹、烏鴉、鵓鴿、鶩、天鵝、沙雞、野雞、雁、鶯、麻雀、燕、鵂鹋、鳩、布谷鳥、鴟鸮、喜鵲、鸛、梟鳶、蚊母鳥等。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較為豐富且具有特殊意義,主要包括地貌遺跡、構造地質遺跡、沉積構造遺跡、地層遺跡和水體景觀遺跡。最為典型、具有極高科研價值和代表性的當屬雅丹地貌和鳴沙山。
敦煌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其組成物質為第四紀中晚更新世形成的未完全固結的河流湖泊相砂質、泥質層,以粉砂、砂為主,其次為粘土,含有少量礫石。
鳴沙山由流沙堆積而成,最高海拔高度1650米,響沙由紅、黃、綠、白、黑五色沙粒組成。其中白色沙含量較高,黃色沙粒含量較低。沙粒粒度均勻,磨圓度好,一般為次圓-圓狀,多數不透明,玻璃-毛玻璃光澤,粒徑一般在 0.1-0.5毫米之間。
敦煌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景觀有:
神龜出海
由于邊緣斷層的影響,使原本水平狀的雅丹體變形,形成了傾向171°、傾角 25°的上翹雅丹體,其形如海龜昂首出海。組成雅丹體的地層內夾透鏡狀砂質層,發育槽狀交錯層理。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廣泛分布該階段的雅丹地貌,使得公園成為世界雅丹地貌研究和地學旅游的場所,具有科普、科研意義。
雙獅守門
壟崗狀雅丹受外營切割侵蝕,形成了對稱分布的墻狀雅丹體,高約10米,長約20米,如同兩只雄獅矗立,守護著大門。墻狀雅丹是雅丹地貌發育至壯年期的代表,這一時期的雅丹地貌形態各異,類型齊全。
雅丹城堡
高大的墻狀雅丹體表面被侵蝕成為城堡狀。整體長170米,高40米,恢弘、高大。共發育垂向節理12條,表面發育沖溝,塑造了城堡的形態。
天生橋
雅丹體長200米,寬25米,高20米,雅丹體底部溝谷處發育沙丘。上部發育天生橋,孔洞呈橢圓形,長3米,寬1米,距頂部約1米。砂層中發育大型交錯層理,底部含扁平泥礫,鈣質膠結,屬水流作用的產物。
金桂戲蟾
墻狀雅丹體向塔狀雅丹體的過渡類型, 長50-100米,高度平均20米,寬度10-15米,屬雅丹壯年期。與雅丹體共生的有沙漠濕地、固定沙丘等。
二龍戲珠
崗狀和塔狀雅丹的組合,壟長近百米,高度平均20米,寬度10米左右,似兩條巨龍戲珠,屬于雅丹發育的壯年期。
羽毛狀沙壟
主要分布于敦煌西南的庫姆塔格沙漠,是中國獨有的沙漠形態,羽毛狀沙壟占整個沙漠的1/5,庫姆塔格沙漠也以羽毛狀沙壟而著稱。該區羽毛狀沙 壟自東北西南方向逆山坡向上延伸,沙壟之間分布一些低矮的沙埂,沙埂 與沙壟幾近直角相交,沙壟好似鳥羽的管子,沙埂好像管子兩側的羽毛,故而將其稱作為羽毛狀沙壟。 作為中國獨有的沙壟形態,羽毛狀沙壟對于研究干旱區氣候環境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月形沙丘鏈
由多個新月型沙丘的翼角橫向連接而成,高10-30米,長幾百米,延伸方向與主導風向垂直。
新月形沙丘
平面形態為新月型,迎風坡緩,坡角在5° -20° ,表 面發育小的沙波紋;背風坡陡,坡角可達28° -34° , 接近沙粒堆積的休止角,為向逆風方向的弧形,沙粒松散,在順風方向有兩個向前伸的翼角。
波紋紗
主要發育于園區西南部的庫姆塔格沙漠,平面形態為新月型,有一個較銳 利的沙脊,迎風坡緩,坡角在5°?20°,為流線形,并發育小的沙波紋, 沙粒較緊實;背風坡陡,坡角可達28°?34°,接近沙粒堆積的休止角, 為向逆風方向的弧形,沙粒松軟,在順風方向有兩個向前伸的翼角。
金字塔沙丘
金字塔沙丘主要發育于園區西南部的庫姆塔格沙漠,為錐角狀沙丘,有三個以上 的三角形面,每個面代表一個風向,坡度在30°左右,沙體高30?50米, 是在三個以上方向的風交叉時,而且風力相近的情況下形成的,它們相互抵觸造成沙粒沉積形成金字塔狀沙丘。
印章
位于雅丹景區東部,高20米,直徑15米。中、下部粘土層較厚,上部以砂質沉積為主。差異風化使砂質層侵蝕凹進,總體外形呈印章狀。塔狀雅丹標志著雅丹地貌發育開始走向老年期,是雅丹地貌走向衰亡的開始,對于研究雅丹地貌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天外來客
屬柱狀雅丹體發育的后期。高5米,直徑0.5-1.5米。 沿垂直發育的節理使雅丹體發生崩塌,形成了頂部粗大、中下部纖細的柱狀雅丹體,酷似外星人,也稱天外來客。
孔雀玉立
雅丹高約10米,粘土層抗風蝕能力強,砂質層抗風蝕能力弱,這種差異風化 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孔雀玉立形態。屬于雅丹地貌發育的老年期,反映雅丹地貌發育過程的重要一步, 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黑海孤舟?
在廣闊的黑色戈壁中有唯一的呈橢圓形的雅丹體,直徑約30米,高約10米,猶如黑海中的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