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讀的是楊絳先生與錢鐘書先生24、25歲離家萬里遠赴英國牛津讀書的經歷,是一段非常溫馨快活的日子,倆人有共同的讀書目標,且嘗試著過自己的小日子,很平淡但是好暖(??ω??)。
? ? ? ? 今天的感覺就是:怪不得楊絳先生與錢鐘書先生均為文學大家。楊絳先生說:“我為自己定下課程表,一本一本書從頭到尾細讀”,“鐘書把假期的全部時間投入讀書”,“我們回到老金家寓所,就拉上窗簾,相對讀書”,這種狀態真心讓人羨慕。
? ? ? ? 讀書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與書中各位先賢交流,從各位先賢身上汲取知識、思想,與此同時又有愛人在一旁陪著自己讀書,與自己交流溝通,讀書之余倆人一起煮食、散步,這種真的可以算得上是神仙眷侶一般的日子了吧?怪不得楊絳先生在70年后對這一年還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 ? ? ? “紅燒肉居然做得不錯,鐘書吃的好快活唷”,楊絳先生寫這些文字的時候肯定是帶著笑的,心里裝的肯定是滿滿的幸福,但是為什么我還是有種想哭的感覺呢?感到有點悲傷呢?
? ? ? ? 我的奶奶今年85歲了,身體還算健康,但是異常的瘦小,一抱就能整個抱到懷里。
? ? ? ? 楊絳先生寫《我們仨》的時候已經93歲了,距離女兒、丈夫離開已經6、7年時間,獨自一人回憶起自己人生中年輕時候與丈夫一同在外相依為命努力求學、心愛的女兒出生的那一段時間,回憶的過程當然是開心且快樂的,但是回憶過后呢?會不會有失落、傷心?
? ? ? ? 楊絳先生,我好想抱抱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