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喜歡看書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的書,而有些人雖然有心看書卻一年也看不了幾本書。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想,方法占據了很大的因素。
或許有人會說怎么看書也是有方法的嗎?當然是了,不然,《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怎么能紅得發紫,不然,怎么那么多人會學習如何記筆記?看書確實也是需要學習的事情。如果說《如何閱讀一本書》是教人怎么精讀的話,那么《快速閱讀術》這本書就是教人怎么泛讀。作者印南敦史一年可以累積看700本書,并且已經堅持了10年,累積閱讀了7000本書,這閱讀量確實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當然,要達成印南敦史的閱讀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要想提升閱讀能力并不困難。
我覺得書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需要精讀的書,例如名著、學術,二是可以泛讀的書,就是除了一以外的書籍。
看書主要是想獲取書中的閃光點,或者說是開拓思維,獲取幫助。因而,很多書并不一定要從頭讀到尾,只要我們能讀到對自己有所幫助的部分就足矣。印南敦史在《快速閱讀術》中介紹的閱讀4個步驟,我覺得非常有效。
步驟一: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步驟二: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
步驟三:確定了關鍵詞之后再閱讀。
步驟四: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
像我之前看的一些育兒書籍,讀完之后,我發現其實目錄完全可以濃縮書中每一章節的內容,例如說是80個好點子、40個好方法之類。按照上述方法,其實完全可以不需要再去詳細閱讀整本書中的內容,就可以知道整本書大致講了些什么,如果目錄中的某個標題特別吸引自己,那么可以直接跳轉到該章節閱讀即可。
如果想通過某本書獲取某個知識點,在閱讀整本書之前,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帶著問題在書中搜尋答案。所謂多種閱讀節奏,則是指閱讀的速度,在尋找答案的時候,可以選擇2倍閱讀的速度,等到尋找到答案則可以選擇正常的閱讀,將內容銘記于心。
《快速閱讀術》中還有“三個一”的方法也著實可以幫助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提升對書中內容的把握與掌握。即:一行采集,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一行精華,采擷最精彩的一行;一行評論,回味重要段落。這其實也是閱讀筆記的一種方法,并且是一種簡易的方法,但卻要鍛煉我們概況能力。
并不是每一本書都需要精讀,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提升閱讀量也是分分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