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頁顫抖著雙手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了這個小視頻,自從那條宣布女兒出生的消息以后,小頁再也沒發過朋友圈,回想起上次點贊評論一天內過百,小頁還喜滋滋的,這似乎表明自己的人緣還不錯,你看有這么多人都在關注著自己的事兒。對于這條女兒學會翻身的視頻,小頁也充滿了期望,想象著大家五花八門的評價,幽默風趣地打call,自己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回復。小頁其實不是一個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害怕沒人理,害怕自己發出來的是那海量信息中屬于那80%的糟粕,顫抖的雙手就可以說明問題。這次也是因為太過驚喜,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與大家分享這一重要的時刻。
十分鐘以后小頁開始忍不住了,打開微信驚喜地發現頂部已經出現了小框框,前面有個不太順眼的數字“2”,點開小框框,僅僅是兩顆點贊的心而已。這倆人屬于刷朋友圈專業戶,只要跟他們有交集的地方就會看見他們的蹤影,就像熱心公益的大爺大媽,誰家門前冷清了,都要上門噓寒問暖一下,誰家微信無人問津,他們都會送上兩枚象征關懷的愛心。有時候小頁對他們這種盲目遍灑陽光的行為也會有些厭惡,沒品位、低級、庸俗……不過這次,還是要感謝他們來了個開門紅。
又過了十分鐘,小頁又開始管不住手了。這回看見了幾個評論,“笑臉”、“大拇指”、“帥氣”,作者:父親、母親、岳父、岳母……四大金剛瞬間合體,構成了對女兒的第二波點贊浪潮。對于這些處在被屏蔽邊緣的至親們,小頁也不知道到底為什么會有要把他們屏蔽的沖動,似乎有他們看著小頁就不敢胡說八道了,倒不是真的不敢,只是怕說出個嘮叨來。但是對于女兒,大家都是無私地愛著的,關于女兒的消息沒有必要屏蔽。
正當小頁胡思亂想的時候,妻子滿懷期待地說:“怎么樣?大家都說啥了?”
“剛發出去一會兒,人家哪有那么快立即就會回復?至少等個一小時嘛。”小頁急沖沖地回了一句。
小頁的心情是復雜的,按理說這大過年的,大家都很閑啊,嗑著瓜子看著電視刷著朋友圈,這么精彩的消息難道不該帶著驚喜的目光看一看,點個贊評論一下么?難道大家都在打麻將或者是昨天打麻將太晚還在睡覺?這都下午三點了!
再等等吧,這回小頁下定決心要等一個小時。
小頁做到了,愣是等了一個小時,小頁終于顫抖著雙手瞪大了雙眼看見了一點可喜的情景。同學們朋友們共計9人點了贊或寫了評論,還有5位家族兄弟姐妹“可愛”“厲害”“太棒了”叫喚一通,這14位都是小頁的鐵桿兒,這種有料的消息他們當然不會錯過。
高潮以后,小頁舒爽了一會兒,又想起了別的事兒。這朋友圈點贊數到底跟什么有關系?小頁的導師是一位IT大咖,他精通學術、喜歡釣魚、熱愛生活,他的每條消息均為原創且有超百字的說明且有九張配圖,這些消息的最后一條評論都是出于他本人之手:點贊評論已經過百(/過一百五/過兩百),謝謝大家!這幾個令人垂涎的“百”字來源于他對每條消息的認真編輯,也來源于他那些漁獲巨大、孝敬老人、讀書學習、運動健康、闔家幸福的陽光內容,更來源于他那廣闊和諧的人脈。在這些常人都難以比擬的條件下,他還是個領導……小頁還有一位朋友所有的條件都和他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不是領導,結果就大相徑庭,小頁本人有時候甚至會對這位朋友的消息產生一些反感,但是,誰說小頁對自己導師的這些消息就沒有反感……一個人發消息太過頻繁,小頁都會反感,不過,關自己什么事呢。
下一波的等待是艱苦的,結果是令小頁痛心的。一天過去了,零零星星只有另外6個人仿佛極不情愿地點了個贊,其中兩個人做了評論。往上翻了翻,已經有幾十條新消息出現,自己的這一條已經被淹沒在了茫茫大數據之中,還能指望點贊數量上升么?
對小頁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一條消息,總計只收到了26個人的回復,這其中還有9人是親人,倆人是點贊專業戶,這個成績實在不怎么光彩。
很多人已經發出“逃離朋友圈”的號召,小頁漸漸覺得很有這個必要。你以為你家娃娃的每一個成長瞬間在別人眼中很重要嗎?你以為你的那些個自拍真的會讓人舔屏嗎?你以為你發的那些徒有其名的鏈接真的很有品味嗎?你以為你可以彈奏一曲《致愛麗絲》就可以驚為天人了嗎?如果每次都抱著小頁這種想法,想收獲一大堆真心實意的贊和滿滿的關注那是太天真了。既然得不到關注和贊那還發朋友圈干啥?一條條絢麗的朋友圈構成了一個極其美好的世界,家庭主婦們看著鬧心,逼得各自的老公們糟心,一個個正常的家庭就在這個虛擬世界的影響下雞犬不寧……越來越多的人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刷屏,不知道除了刷出了不自在還刷出了什么。
人還是要去除浮躁,與其去發朋友圈,還不如心平氣和地在簡書上寫點小文章,能被關注固然挺好,不被關注拉到,但是寫完經常在看閱讀數是不是也是浮躁?
昨晚上小頁做了個夢,夢到自己買了一輛蘭博基尼,找好角度拍了張照,管不住手發了一條朋友圈,點贊評論居然在一小時內達到了三百,雖然那只是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