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火鍋,最后煮了一包華豐伊面。家屬說好多年沒有吃華豐伊面了,我說,自己第一次吃的方便面就是華豐伊面。兩個人嘮著嘮著就打開了記憶的匣子,那些承載了舊時光的小零食像潮水般涌來。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的時候就缺衣少穿的,很少能有零食可以吃的。但是到六一兒童節這天可以吃水蘿卜了,那時候沒有蔬菜大棚,季節到了,地里出啥就吃啥。草莓也是在六一才可以吃到的,承恩過太多陽光雨露的露天草莓遠沒有現在賣的草莓甜,酸的人會瞇起眼睛。
冰棍和汽水是夏天的記憶,那時候的冰棍真好吃,汽水會扎嘴,可是喝完后打出嗝來,覺得是大大的滿足。
夏天還有西瓜,菜地里有黃瓜茄子西紅柿,這些都是可以生吃的,那時候也沒有農藥和化肥,摘下一個黃瓜,胡亂用手擦一下,“咯吱咯吱”,清脆的咀嚼聲也是悅耳的。
秋天,樹上蘋果熟了,地里開始刨地瓜,生地瓜偶爾也可以當零食,但是不能吃多了,容易漲肚子。地瓜蒸熟后可以切片曬成地瓜干,整個冬天的小零食就被地瓜干承包了。地瓜干和生花生米是一對最佳搭檔,越吃越香。花生米用來榨油和做種子,沒有太多余的,只能吃幾次。
最開心的就是趕海回來,各種小海貨煮熟了,盤腿坐在炕上,專心致志地用針挑著吃,是最過癮的享受。
這些記憶里的小零食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都算不上零食,而且許多都是限量供應,可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這些小零食不但滿足了我們的味蕾,也給我留下了甜蜜的記憶,一直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是以前的東西最有味道,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