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別人瘋狂的做某事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有嘗試一下的沖動。剛才在彩票店里,看見一個阿姨。在一版一版的在玩刮刮樂,桌上摞了有五六十張。當她給老板說,再拿一版的時候。我都有種抑制不住的沖動想去拿兩張試試。這種沖動的形成太不正常。這或許就是情緒的感染性,追星也同樣試用。一個狂熱的追星者,可以帶動三到五個人,一起去追星。同樣賣東西的時候。如果有一個托,堅定不移要買你產(chǎn)品。能帶動兩到四個潛在用戶來購買。還有,影視劇里,為達成目標,不停瘋狂做事的人。往往最有代入感,最讓人喜歡。當然,他要是個正派人物,做的事情也是好的。瘋狂的情緒感染者,會讓大腦停止冷靜的思考,且想同樣進去那種瘋狂的狀態(tài)。
? 中間去了一個城中村,閑逛。后面,走來一位戴口罩的女生。穿著高跟鞋,緊身褲,彩色的羽絨服。剛開始,我在前面,處于想看又不敢回頭的心態(tài)。想看,是想看看長得美不美,不敢看,又是怕自己那點心思被女生發(fā)現(xiàn)。后面,找個機會,躲到了后面。發(fā)現(xiàn)是戴著口罩的。看不見臉,但是身材是瘦小的那一種。你說這要去要個號碼,是不是好一點?但是大概率要到了,后面也不會發(fā)生什么。如果自己要是真的要了的話,自己也不會單身到現(xiàn)在了。你能去要第一個,就能要很多個。街上看一眼感覺好看的女孩,你都可能會去要。雖然,第二眼,也許她就沒那么好看,并得到你的喜歡了。
? 說到這個,就想到一本書的名字叫,從零到一。這本書我沒看,但是我知道只要有一,就有無數(shù)次。就像街上,要女孩電話,有一次,后面就會有數(shù)不清的次數(shù)。工作中,你只要有一次妥協(xié),后面就有更多更大的妥協(xié)。生活中,也一樣。環(huán)境不好,你妥協(xié)一次。后面,環(huán)境就沒有什么是不能妥協(xié)的了。壞事,只要做一件,成個壞人也就很簡單了。有誘惑的東西,更符合這個規(guī)矩,吃喝玩樂,就是最根本的體現(xiàn)。吸煙也一樣,所以,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好奇去做。有了開始的一,后面的就變得順利成章了。自己就會說服自己,去做,去接受。
? 同樣,公平的是,對好事和成長來說也一樣。做事成功了一件,后面一系列的成功這都理所當然。你背一篇文章,完全背會后。整個過程,都被潛意識記錄下來。后面再背誦其他文章,也就是按照這個模式走。也就有其他文章,讓你背會。一的作用,就是這樣。是嘗試的開端,也是一個新大陸的發(fā)展,和新自我的發(fā)掘。事情只有零和無數(shù)次。
? 在停車的時候,我將車停在了一條溝和馬路的中間。馬路對面是門面房,大概五層小樓。這一路停了好多車,感覺應該是誰都可以停的。于是,我就找了個空位,停了下來。辦完事,回來,坐上車剛準備打一局游戲。突然右邊出現(xiàn)一個奶奶,敲起來窗戶了。告訴我這里不能停車,然后,我問,這不是公家的地方嗎。她說是的,但是這里的草是他們清理的,只要有在他們那租房的人才能停,不然就要被輪胎放氣。這讓我挺反感的,但是后面的話就顯出來水平了。給我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個人在這停車停了二十天,然后要走的時候,被她攔住,要他拿錢。他不肯,還報警了,警察也幫著老奶奶說話,最后,拿了五十塊錢才讓走。不經(jīng)意間,又透漏出來他侄子在村委工作。等于明白告訴你,這村里我們有人,警察來了也壓不住地頭蛇。
? 這是很有意思的,我在想我如果在這里蓋房了。這是不是就屬于我了。畢竟房子可比打掃一下野草,耗費的財力和經(jīng)歷可多的多。大概率,或者說沒有絕對的權(quán)力,房子是蓋不起來。但是作為停車場還是沒有問題的,慢慢的,也就理所當然了。這個和公器私用,沒有區(qū)別,只是利益大小而已。最后,老奶奶還好心的告訴我,你的車頭應該朝著馬路。不然,被村委的人看到,直接叫拖車給你拖走。拖走就最低的三百塊,才能要回來。即使你在,只要拖車來了你就得掏一百塊錢。這是‘他們’掙錢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