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拓寬自己的信息源?
很多事情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
拋開現在我們要找資源用不談,未來找工作,找實習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信息搜集的能力。
作為一個大學生,周圍的人脈,圈子和自己的格局很重要,本質上名牌大學比普通大學的重要優勢就是所處圈層不同。
如果你在985/211讀書,但你深處的圈層的只是暫時性的,并沒有真正擁有,你還是需要更廣泛的人脈和圈子。
如果你是普通學校畢業,那么你應該對人脈和圈子的需求就應該更迫切。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上的大學不是很好,家庭背景也不是很好,但能在大學里面經常“搞事”,參加各種比賽、社團,那這個人真的很可怕,他有足夠強大的信息搜集能力,一定要小心重視這類人。
對于我們來說,要培養一種關注細節,挖掘細節的能力,即要“在無關之中尋找有關,在有關之中尋找洞見。”
我剛上大一之前根本就缺乏要拓寬自己信息源的意識,吃了很多虧,也是后來慢慢建立起來的,還好目前大二不算太晚。
前面講了拓展信息源的重要性,下面來說一下有哪些具體措施可以幫助我們拓寬信息源?
第一個思路“在查閱中無限延伸”
具體步驟就是“抄作業”,這里要重新定義“抄作業”的概念,抄作業并不是他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而是應根據具體問題和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抄對自己有用的和自己認可的,重要的是要去思考他成長的邏輯是什么?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思維指導行動,行動決定命運!
我們為什么要“抄作業”?當你迷茫的時候,對未來沒有清晰規劃的時候,“抄作業”就是最快最精確的方法。
(PS:我們甚至可以“抄”國家的作業,這一點如果有人想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評論的人數多了會發文章講一講)
那么我們應該“抄”誰的作業呢?要找到一個真正值得抄的人,他要真誠且優秀,并不一定要取得多少成就。線下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面對面溝通交流來初步判斷這個人是不是“抄作業”的對象。在線上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方的朋友圈來進行粗略判斷,獎項和成就并不能代表一切,真正強大的人,越強大越謙卑。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愛發朋友圈,不同的人對朋友圈有不同的態度,很可能對方已經有影響力到不需要來發朋友圈證明自己的價值,他的名字就是價值,注意保持開放性。
其中的破局點就是“看名詞,找對應”,記住一個名詞就是一個知識點。沒聽說過的就去搜。問題來了,如何去搜?
在大學里,如果我們想要去甄別一個學長學姐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學校官方公眾號,學院官方公眾號,社團公眾號,學校的榮譽榜和榮譽墻等等,在那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獲得了什么獎項,沒有聽說過的就去查找。
如果那個人有名氣,你可以在百度/谷歌/必應上搜索查找。
如果對方是某公司的員工,那么你可以在領英、脈脈、天眼查、BOSS直聘等職場類軟件搜索。
如果你想要深度了解一個人,你可以在閱讀方面關注他在微信讀書,得到上看的書籍,寫的評論。也可以搜尋他的知乎,微博,小紅書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核心能力就是要主動搜索!
第二個思路“學會借力打力”
微信是個搜索能力很強大的權利,我們很多時候都忽視了微信的搜一搜功能,多在微信搜一搜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相信你也關注了很多的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是個最直接最普遍的信息傳遞的載體,如果你有很多牛人大佬的微信,那么微信的“看一看”功能一定要利用好。
所謂的“借力打力”就是要讓牛人大佬幫你做決定,不同的圈層的人關心的內容是不一樣的,牛人的注意力會向更優質的資源傾斜。你可以想一下,你看一篇文章什么情況下才會點擊“在看”,牛人不會輕易的去點“看一看”,如果他點了,那么這篇文章一定有你值得學習的地方,我的建議是至少讀上三遍,那么發這篇文章的公眾號也值得你關注,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從一個公眾號,跳到另一個公眾號。
第三個思路“單刀直入—關鍵詞解鎖”
這個方法很直接,在知乎搜索你想要了解的信息關鍵詞,除了要關注你要了解的基礎信息外,盡可能與分享信息的人鏈接交流,如果你溝通交流能力很強,完全有可能添加到對方的私人微信,進一步的去鏈接。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文章里更多的搜索外鏈,可能他會提及到某個B站博主,引薦某個公眾號,這些都值得重點關注。
如果你想了解某個公司企業的相關信息,比起在搜索平臺上,你更應該關注的是企業的官網和公眾號,那里的會有很多校招、夏令營、OpenDay活動等等,有些企業比如華為、BOE、騰訊等等都會有校園大使這個稱號,去你想要去的公司官網申請,如果你表現的足夠出色,那么你后期面試這家公司就會是一個很大的加分項。
有的小伙伴可能會問是否有專門的軟件來幫助我們搜集這些活動信息呢?在這里推薦一個活動行APP,可以看到你所在的城市周圍有什么線下活動,包括也有一些線上的活動,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參加。
關鍵“在人”
我們要重視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與有增值機會的人保持聯系,你要向厲害的人釋放你的價值,要拿出成績來,因為你無法意識到后面還有什么機會,牛人的身邊總有生態位,有很多潛在機會就藏在你的微信好友里。
在學校里老師很可能會直接帶給你機會,除了要與自身專業相關的老師保持聯系外,還有三類老師要格外注意,我們要牢記一點:大學老師都不簡單,有時只是你不了解你的老師而已,很有可能你的老師就是清華北大畢業的。
第一就是公共課的老師,不要小瞧這類老師,大部分學生都不會認真聽這類課,都在做其他的事情,在我大一一年聽這類課的觀察到的就是學生都會搶著向后坐,前面幾排人很少,而我的建議是要坐在第一排,要認真做筆記,并且要有眼神交流,課后還可以要簽名,加聯系方式后把筆記再總結發過去,這樣完全可以讓老師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后面再通過微信聊天鞏固關系。
第二是校友會的老師,學校每年都會請優秀的畢業校友回來做分享,這個有校級的,也有院級的,這些優秀的畢業校友可能工作在天南海北,并且一定是在取得足夠優異的成就才會被邀請回來,那么有極大可能對方的手里有很多企業公司內推的名額,我們要做也是通過講座來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獲得對方的聯系方式,看能否把握住機會。
第三個是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大家上大學應該都會有生涯規劃課以及類似的講座,這個就是很好的鏈接老師的機會,還是要添加老師的聯系方式,后面詢問規劃方面的事情,對方給出的建議都是從專業角度來看的,富有建設性,可以多聽一聽對方的意見,對你的未來發展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