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在想,是不是因為大家的從眾心理,為了獲得安全感,為了避免被嘲笑,所以敢于直率說出自己想法的人越來越少。
在看北野武的這本《北野武的小酒館》時,就為他的直率而忍俊不禁。看書的過程中忍不住地拍照發給朋友們看。比如因為自己開車就看不到自己的保時捷了,北野武就讓朋友在前面開他的保時捷,他自己則坐在出租車里,跟在后面,還告訴司機那是自己的保時捷。面對司機的莫名其妙,北野武答道:“你傻呀,我自己開保時捷,不就看不見保時捷了嗎?”
北野武也算是大名鼎鼎了,非常有個人風格的日本藝人。在看書之前,我對他的印象僅限于《菊次郎的夏天》,看了書之后,才知道原來他輟學,當漫才,舞臺喜劇演員、業余棒球選手、踢踏舞舞者、歌手、電視節目主持人、演員、劇場導演、廣告代言人、電影導演、編劇、剪輯師、作家、畫家等等都有過嘗試。也記得前一段時間,因為日本年輕人過于低迷,崇尚“喪文化”和“宅文化”,北野武在廣告里就呼吁年輕人要拿出干勁來。
這本《北野武的小酒館》主要是北野武圍繞五個話題進行的思考和討論,其中包括:生死、教育、關系、規矩、電影。而這里的小酒館其實是別人開的,只是北野武常來這里吃飯,和店主聊天。但實際上,我們把翻開這本書,當作走進北野武開的小酒館也是一樣的。
“說我喜歡錢,就想說我喜歡拉大便,這都是當然的事,說出來純屬多余。”
說到底,人類也只是動物,吃喝拉撒要生活,不要認為自己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就給自己加了很多不同于一般動物的偽裝和虛偽。
敢于直視自己的需求和欲望,都是人應該學會的。
可能正因為大家對自己的實際想法和心理都過于遮遮掩掩,諱莫如深,所以當北野武直率地說出自己在和她人約會時的想法時,才會覺得他是真的過于真實,他承認自己的欲望,直言不諱。
“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現在的成年人,都喜歡說這種癡人說夢式的廢話。孩子怎么可能都是優秀的?”
我們常說人生而平等,但實際上并不是。性別、智力、容貌、體型等等,一切構成的獨特個體在這世界上擁有的也全然不同。
與其欺騙孩子,不如盡量早些讓ta明白世界的殘酷。讓ta意識到個體是存在差異的。而不是一邊溫柔地安慰,一邊看Ta們在世界里跌跌撞撞,以為自己應該是熠熠生輝的,結果卻總是灰頭土臉。
“從小就應該教育孩子認清現實,人不是平等的,你沒有那種才能。”
但與此同時,北野武認為作為父母,也應當“幫助孩子獲得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某種才能”,最次也需要培養孩子擁有一顆堅韌的心。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北野武還認為一定要將“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切都能如愿的”植入孩子的大腦,因為他們將來面對的是非常殘酷的社會。為此,哪怕是通過打罵孩子來做到。這可以說是和我們現在的教育觀截然相反了,都9012年了,誰還打罵孩子呢?
我還沒有孩子,對此沒有發言權。只是認為采取什么樣的行為,要先看一看其出發點。所以我才記下了這一點。
但是不難從這些觀點中看出,北野武的想法或許過于嚴苛認真,但卻也有其柔情一面。這正和他在電影里的一些角色相似:看似冷酷嚴峻,一副黑幫大佬的樣子,一言不合就打人,但是面癱柔情,一些時候又有著令人動容的溫柔。
《北野武的小酒館》里,北野武也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了批評。
“思考能力成了一團漿糊,語言表達能力也就越來越優質。因為對于是否把自己的真實意思傳遞給了對方缺乏自信,所以就喜歡用這種模棱兩可的說法。”
一語中的。確實發現自己在日常交流溝通中,句子里經常有“好像”“的感覺”之類的語句,這一方面是自己無法確切表達準確感覺,一方面是自己沒有自信。
北野武認為這是現代技術的鍋,比如手機。即時通訊,讓一切都快速表面。并且我們所身處的時代也越來越膚淺,主流在制造吸引眼球的熱點,毫無營養。一些服務出現的同時,也使得人類越來越愚蠢和懶惰。比如我們的外賣。
“把大量的物質,推銷給大量的人群,這就是在當今社會里賺錢的基本原則。”
北野武一針見血。這本書寫于2017年,但時至今日,依然適用。太陽底下無新事,人類就是循環往復地折磨自己。
有些時候,作為一個經常喪的人,也會羨慕像北野武這樣有趣、奇特的人,為人處世也是率性獨到,想知道他們究竟是怎么保持對人生充滿熱忱的。北野武在書《北野武的小酒館》中則做出了一個回答:
“就說拍電影吧,我也在不斷地改變方向。我總感覺,我是在憑著自己的意志拋棄過去的軀殼,挑戰新鮮的事物。”
“雖然辛苦,我想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會以幾億度的高溫飛速燃燒的人生。”
或許我們都應該再拿出點干勁出來。
【書籍信息】
書名:《北野武的小酒館》
作者:北野武
譯者:姜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