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7年閱讀的第23本書,離150本還有127本,連續每日讀書第5天。
2017年2月12日,《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關于“敘事治療”的小書,更像是一本關于人生的旅行筆記。
旅行看似出走,卻是一種回歸。 作者透過旅行途中遇見的人事物,介紹敘事治療的視野;同時透過敘事治療的眼光,回頭看看旅程裡的風景,一路上且行且思,讓「旅行故事」與「敘事治療概念」來回對話,交織成一幅深刻動人的生命風景,幫助讀者打開心扉,向內旅行,撐起更大的心靈空間。 在旅行裡,旅者交換了故事,也就交換了生命的某種能量。 當我透過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而碰觸到自己內在的深刻經驗,這種共鳴感受就是所謂的生命感。這些生命的碰觸會影響我接下來的行動與思考,影響我的人生。這就是敘說故事的影響力。因為彼此的生命在故事裡現身,於是更深刻的相互影響就發生了,這也就是為何敘事治療強調聽故事、說故事,因為故事可以承載活生生的生命,可以更自然地產生影響人的力道。
臺灣的心理咨詢發展的比大陸要早,也許和整個文化氛圍有關,臺灣的咨詢師總會給我溫潤但是有力的感覺。這個本書整個都透著這股暖暖的力量,用最溫潤的文字,記錄最真實的感動。
作者每一個故事的結構是先說一個關于旅行的故事,在說說其中關于敘事療法的內容。如果是初次接觸敘事療法,也可以只欣賞前面關于旅行的故事。
很喜歡其中這句話:旅行分為兩種,一種是向外走,去到沒有去過的地方,一種是向內走,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有時候,我會覺得,心理咨詢就像是探討人生的哲學,告訴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告訴我們前進的方向,告訴我們哪些是值得珍惜的。
作者說,要松掉主流價值觀。
當你覺得這個人很奇怪時,想想是什么價值觀在影響你,想想這條價值觀給了你什么。然后試著變換角度去看,去解釋,也許,就會擁有更加開闊的世界。然后,看到生命的不同,看到生命的差異,去尊重和接受,去享受更開闊的人生。
作者說,不在問題故事裡停留。
褲子弄臟了,沒關系,別去看著他,因為你肯定洗不掉,好好做好現在的事吧。工作沒做好,沒關系,別去盯著錯誤,我們想辦法來彌補和解決吧。和朋友吵架了,沒關系,不要去爭論對與錯了,我們想想怎么和好吧。
作者說,手工的東西有著獨特的生命力。
自己做的椅子,自己親手的扎染,有著工廠化生產無與倫比的獨特。因為這種獨特,手工的東西才如此的有生命力,他只能是這樣慢慢反復打磨后才能出現的東西。育人也是這般,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急不來,要慢慢的,每個人自己身上獨特的東西才會逐漸顯現。
作者說,旅行是一場關于生命的隱喻。
走去越多的地方,越能看清自己。
本書目錄
第一篇 臺灣,美麗島嶼
1.十三個太陽,十二個月亮
帶著敘事去旅行·主流價值╱不同=問題?
2.遠方
帶著敘事去旅行·差異與多元並存
3.關於手工這件事
帶著敘事去旅行·獨特╱量身訂做的治療
4.不在問題故事裡停留的師傅
帶著敘事去旅行·問題故事與支線故事
5.搭上一段故事
帶著敘事去旅行·生命相互影響
6.山上的學校
帶著敘事去旅行·問題外化與解構
第二篇 青康藏高原,世界的屋脊
7.從麗江到瀘沽湖
帶著敘事去旅行·從解構到再建構
8.看見另一種風景
帶著敘事去旅行·脈絡性理解
9.9人生的奔逃
帶著敘事去旅行·在地性的聲音╱生命藍圖的入口
10.雨崩的詩意
帶著敘事去旅行·prefer,眼睛閃亮的地方
11.生命的里程碑
帶著敘事去旅行·敘事實踐的路徑╱生命藍圖的豐厚
第三篇 尼泊爾,神之國度
12.眾神國度的公車
帶著敘事去旅行·第一層故事與第二層故事
13.挑夫
帶著敘事去旅行·「人」才是治療的核心
14.雨中的健走
帶著敘事去旅行·對話與見證的專家
15.想念自己的時候,就去找朋友吧!
帶著敘事去旅行·重組會員
16.我的破英文
帶著敘事去旅行·治療中的心法與技法
第四篇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
17.生命的隱喻
18.人生的GPS
19.一種關係的品質
20.就愛去高原
21.旅行,我一直改寫中的故事
22.不能旅行的這一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