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了一畫展,都是當代有名的大師級佳作,畫展如此介紹。是否真是大師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作者簡介上,寫的是一大堆頭銜,諸如什么協會會長,什么政協委員,什么理事主席。作者形象,要么光頭,要么長發,要么胡孑拉查。反正極具個性,一看就像個藝術家。
但不管怎樣,作品是真真實實的。有的氣勢磅礴,恢宏大氣。有的細膩入微,精巧靈動。有的端莊含蓄,有的張揚個性。有的可能是藝術造詣太深,我等凡夫俗子,實在看不出個什么頭緒。抽象,寫意派的作品大多如此。但是不是有點“皇帝新裝”的味道,那就不得而知。反正看畫展的大多邊看邊感嘆,不仔細看的話,似乎品味素質挺高的。或許是我不入流,無法領悟抽象,寫意畫的精髓所在。但我知道來看畫展的,真正懂藝術的只有十之一,二。也許作者只想讓這十之一,二的人欣賞就足矣,頗有伯牙,子期的味道。
看著似而非是,云里霧里般的作品,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說過的一句話。自晉以后,王羲之把所有的書法家都逼“瘋”了。雖然言詞有點夸張,但王羲之的《蘭亭序》謄滿全球,是為天下第一行書,這是不可否認的。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張旭,懷素的草書也是技壓群芳,獨領風騷的一絕。所以逼“瘋”的戲說,怎么也要從明代以后算起,明后,在行,楷,草領域再無后來者能與幾位大師比肩。
被王羲之所逼,后來者只能獨創溪徑。拳書,米書,火柴書法,倒字書法等新的書體才會層出不窮。我想寫意畫,沙畫,烙畫,皮畫,炭精畫以及寫意,抽象畫派也是如此創作出來的。但不管怎樣的書,畫技法,其共同點只有一個,帶給人以美的享受。靜其心,醉其意。說是陶治情操,則有點附庸風雅的味道。,至少看到好的書,畫作品,會讓我心情暢快,煩惱頓無。
畫,有靈性,或端莊,或漂逸,或樸實,或高貴,如同女人。有的個性張揚,有的溫柔含蓄,有的小家碧玉,有的高貴冷艷。畫如女人,女人似畫,不管如何,畫如同女人一樣,都是一道道美的風景線。畫和女人交融相知,品味百態人生。
就畫的技法而言,入流者不外乎四種:西洋派的油畫,水墨丹青的國畫,色彩斑斕的水彩畫,樸實無華的素描。每種技法都有自己獨到的魅力,別樣的韻味。正如女人的表象和內涵一樣,各領風騷,盡顯嫵媚。冥冥之中似乎又如封神榜,眾星歸位一樣。每種畫都能闡釋一種類型的女人,同樣,天下女人無外乎分四類,有才有貌,有貌無才,有才無貌,無貌無才!
無貌無才的女人,恰如樸實無華的素描。素描:繪畫技法單一,一張A4紙,一支畫筆,黑,白,灰三種色調就可完成一幅畫。無須裝裱,單元樓房,鄉村瓦舍。隨處可貼,任意擺放。素描如同無貌無才的平凡女人一樣,生活簡單不挑剔,性格單純又樸實。這樣的女人是為數眾多的一類(當然無貌無才也涵蓋了普通,平凡的那類女人)。其貌不揚其實也是一種風景,因為只有這樣眾多的風景,才凸顯另類別樣的風景!
有貌無才的女人,如同色彩斑斕的水彩畫。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艷麗,多姿多彩。不論遠觀還是近看,斑斕的色彩一定會讓你賞心悅目。幾種畫在一起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水彩畫,即使不懂畫,夢幻般的色彩定能招人駐目,所以男人好“色”實在冤枉之至。誰能抵得住令人眩目的色彩,或許這是人的天性使然。可好“色”,但不要“戀”色。
水彩畫固然艷麗多姿,但時間一久,艷麗的色彩自有褪色的時侯。試想,當一片綠色的葉子從水嫩欲滴的綠色,漸漸變成淡綠淡黃直至無色。那是怎樣的一片葉子。你還會去欣賞它嗎?有貌無才的女人何不如此,青春年少時,濃妝淡抹總相宜。婀娜多姿,蜂腰肥臀,光彩照人,就如一幅五彩繽紛,如幻如夢的畫作。當青春不在,人老珠黃時如同褪色的畫。似畫非畫,似人非人。從天鵝到丑小鴨,從眾星捧月到形單影孤。到時只能感慨歲月……催人老!所以在青春嬌艷時,不要得意忘形,適當給自己補點“才”,不至于當成為昨日黃花,供人笑談時,方知容顏一去不復返。再大的優勢,也敵不過時間的流逝。
無貌有才是佳人,匹配的自然是油畫。可遠觀而不可“戲玩”曰,這是油畫的一貫表現手法。油畫注重,立體,空間感。動靜結合,相得益障。遠觀其畫,動感十足,恍如身臨其境,置身于畫中。無處不釋放著冷艷,高貴,盛氣凌人的氣息。讓你不敢親近,因為總會讓你有相形見拙的感覺。其實一旦靠近就會發覺,整幅畫就是一堆堆涂料堆砌而成,沒有任何美感可言,所以油畫多為遠觀而不能近看。且油畫必須裝裱,非歐式邊框不可。所能容榻之所,非別墅豪宅不行。此畫受眾面自然很少,如同才女般。因沒有出眾的相貌,才能安然于學業。高品味的審美觀,獨俱個性的追求,非凡夫俗子所能近。識品味,得其體,胸無半點墨,怎能攬得佳人歸。
有才有貌是為紅顏,當數國畫與之相配。漂逸靈動的畫,行云流水的書法,加上古典端莊的印章是為國畫。丹青水墨,古樸典雅,韻律回旋,才符合國人的審美觀。一水,一墨,同樣的黑,白,灰三色調。但作品所表現的意境,并非素描般簡單,直白。水墨相融,濃淡相宜,層層疊疊,黑白輝映,韻意無窮。國畫的魅力在于回味和意境:回味,如同橄欖般的青澀甘甜。意境:如同浩瀚的太空,漫渺神秘。加上風流雅致的古詩詞,水墨所勾勒的不再是畫,而是品味。
水,墨加上稍許的色彩點綴,如同畫龍點晴之功效。縱使畫紙留白(畫紙上空白的面積多于繪畫的面積),也會讓你感到天地寬的豪邁氣勢,領悟自然而然的意境。但凡國畫均可登大雅之堂,能入尋常百姓家。水墨丹青如同才貌雙全的女人,除了讓你獲得視覺的享受,更能讓你體會超凡脫俗的魅力。不論時間的久遠,長短。不論是濃墨重彩,還是輕描淡寫。筆筆相連,畫畫入扣,若無若有,無境勝有境,這才是國畫的精髓神韻。國畫的高雅如同才女的氣質均為與生俱來,傾城的容貌,睿智的頭腦,舉手投足盡顯優雅風韻。縱使不施粉黛,也難掩脫俗雅致的氣質。才女是上天的寵兒,是上流社會的潮兒。
女人如畫,畫似女人,不管什么畫,什么類型的女人,都是一道風景。同樣的風景,不同的游客,就有不一樣的風景。只要是風景自有人欣賞,什么樣的風景美,只有欣賞風景的人才知道。我想大概如此!
風景:可遇,不可求!
風景:在路上,就等著你!
風景就是: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原來王維在詩里早告訴我們,風景就是“山水花鳥”罷了。只有人來了,才是風景!沒人,在美的風景就一“土堆”而己!畫如此,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