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想給母親寫一篇文章,但總是無從寫起,007“寫給母親的一封信”的提議直戳心底,我終于下定決心要給母親寫一篇文章了,但提筆卻“凝固”了,握著筆的手頓在半空,思緒開始飄了好遠。
“母親”,不,其實我更愿意用小孩子的口吻寫下“媽媽”兩個字,因為在她的身邊,我從未覺得自己已經長大。
? ? ? ? ? ? ? ? ? ? ? ? ? ? ? ? (一)
媽媽在家中排行老七,那個年代雖然物質匱乏,但給最小的孩子的愛永遠是最多的。我的外公,一個樸實的農民,媽媽說他會蹲在墻角把一碗飯上面稀的部分喝掉,余下的悄悄地倒進媽媽的碗里。媽媽小的時候學步很晚,大概到四五歲時才會走路,看見哥哥姐姐們出去,總會喊著“跟、跟”,所以不管要去哪里,哥哥姐姐們會不厭其煩地背著她,就在哥哥姐姐們的背上,媽媽度過了她最無憂無慮的歲月。
媽媽的學生時代,在我聽來沒有少女情懷,更多的是瘋玩。摘棗、挖紅薯,待到晚上餓了,便悄悄的在宿舍里燉來吃,大棗紅薯的味道總會把老師招來,一群小姐妹們總是很默契的一起回應不知道是誰弄得,而老師也會愛憐的“批評”幾句,囑咐在宿舍用火要小心,便“生氣”的背著手走了,出門卻不忘說一句“吃完早點睡覺”。當時上學帶的干糧總會在周三的時候吃完,余下的幾天便只能用這樣的方法充饑,所以這種“鬧劇”幾乎每周都會上演。媽媽不喜歡讀書,閑暇的時間,常常會和同班的小姐妹一起使壞,被老師教訓,提議她們可以“結拜”。這樣的故事媽媽每次講起來,我都會像第一次聽到一樣入迷。
媽媽喜歡唱歌、跳舞,上學的時候也是學校文工團的一員。我的記憶中聽得最多的是媽媽和伙伴們表演《四個老婆婆》的節目,媽媽說當時要求統一白色的鞋子,她自己沒有,便找來姐姐的鞋子穿。表演那天,她唱的很賣力,這期間依舊聽到觀眾臺上前面的人悄悄地說:“這小女孩看著個子不高腳卻不小”,讓她尷尬了許久。
媽媽的成長我覺得是幸福的,那個時代的貧窮并沒有在她身上留下灰暗的烙印。
后來媽媽出閣了,嫁給了做教書匠的爸爸。她生過五個孩子,但活下來的只有大哥、我和小弟。我的爸爸我會給他貼上這樣的標簽“好老師”、“好爸爸”、“好人”,所以,在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媽媽沒有體會過大富大貴,卻也能平凡度日。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帶著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環境的念頭下定決心舉家遷到城里。媽媽讀書不多,但在我們求學的路上給了我們很多的鼓勵和啟發,這些鼓勵和啟發一直延續到現在。媽媽是個小學剛畢業的樸實的農村婦女,但卻教給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
? ? ? ? ? ? ? ? ? ? ? ? ? ? ? ? (二)
后來爸爸生病,一年之后,爸爸去世了。
那個時候,我只專注于自己的悲傷,忽略了周圍的一切。現在想來當時對媽媽而言是多么的艱難。我們的生活中,媽媽尚在,家雖然不完整,但依舊有依靠,但對于一輩子操持家務的媽媽而言,她的生活中天都塌了。我想她當時一定六神無主,她的大兒子雖已結婚、生子,但依舊未能獨立。她的女兒、小兒子還在上大學,前途未卜。
每每想到這里我對我的兩位姑姑都要心生感恩。在我們還未長大,而媽媽需要支撐的時間里,是她們敞開心懷,給了媽媽、給了我們足夠的愛和支持。
清晰記得我結婚時,媽媽眼中的喜悅和落寞。爸爸去世后,我陪伴媽媽的時間該是最長,我們無話不說,也互相依靠,我想媽媽一定盼我出嫁但又怕我離開。就糾結在這樣的復雜情緒中,看著接我的婚車慢慢走遠。接著弟弟結婚,媽媽終究不愿意穿上大紅色的衣服,我看見她站在人群當中,笑容和淚水同時出現,我想她大概覺得終于可以告慰爸爸的在天之靈了。
我兩次生孩子,媽媽全程陪同。她不在乎“女兒生孩子,媽媽不能跟”的說法,自始至終一直陪在我身邊。大寶小的時候很磨人,整宿整宿的要人抱著,媽媽總會說:“我覺少,我抱著,你睡吧”,但我一覺醒來卻發現媽媽抱著兒子靠在墻上已經睡著。我時常腰酸,帶著孩子出去散步時總是抱一小會兒便要停下來,媽媽常常會抱過孩子,直到散完步回家。每次我要接過來,都會說:“我不累”,隨后匆匆的走在前面。
我一直覺得我在長大,媽媽不老。我雖然結了婚,生了孩子,但我還是個孩子,我沉浸在孩子的世界里,任性、偷懶、耍賴,因為媽媽在。記得高中放假時借了一套《福爾摩斯探案集》來讀,讀到緊張處害怕卻好奇,所以總會喊一聲:“媽”,“哎”,聽到這樣的回應,我便能安心的讀下去了。直到現在周圍的鄰居都會和媽媽說,你家閨女喊媽的次數比小孩子都多,媽媽總是笑而不語。
我想人步入老年才更覺辛苦吧,身體不如從前,而對孩子的愛卻不減。她們總要帶著不如從前的身體去表達更多的愛。記得給兒子們讀《愛心樹》的時候,每次讀到末尾我都幾乎哽咽。對,我在故事中看到像我一樣的小男孩,也看到了像媽媽一樣的大樹。
我,或者說我們,總是羞于表達愛,我們的愛總是含蓄又深沉。但在某一個很尋常的日子,當我的兒子摟著我的脖子甜甜的說了一聲:“媽媽,我好愛你呦。”我突然醒悟。我也想張開雙臂抱著我的媽媽,矯情卻發自內心的說一句:“媽媽,我愛你!”
寫在后面:“母親節”,我似乎是在上了大學之后才知道這個節日,我從來沒有給媽媽送過花,也未曾對媽媽表達什么。甚至寫到媽媽我想到最多的是媽媽曾經說過的她小時候的趣事,我總是回憶她的回憶。我想,余下的日子,我應該制造更多關于我們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