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笑來老師的指導下,我堅持開始進行寫作訓練,雖然沒能做到每日更新,但現在還是堅持能做到每周三四篇的更新進度,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并且我堅信這個習慣會讓我一直保持下去。因為我已經找到了寫作的動力:做一件你認為有意義的事,不要去想著我要每天堅持去做,這樣是一定堅持不了多久的,因為這本身就不是一個邏輯關系。
要想把一件事始終如一的堅持做下去,我們應該去想:當我做成這件事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他能讓我在未來的某一天獲得巨大的成功。
我們的認知也是如此。不要想著短期的既得利益,要去想這長期收益。即短期收益期望值要低一些,長期收益期望值要高一些。這兩句話本身是不矛盾的。換句話說,我們要把關注事物的焦點轉變一下,不要總是去想短期的一點點金錢利益。要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這樣才能夠成長起來。
關于有一個的興趣愛好的問題。我仔細想想自己從小到大是不是有過什么興趣愛好。想來想去想到幾個不知道算不算的上的興趣愛好。第一是攝影,這是因為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選修了學校的一位攝影老師的攝影課,老師對攝影的見解很深刻。而且他還關注許多國家的著名報紙的頭版頭條,他自己每天要在網上下載大約八百張報紙的照片。有幾天他出差沒時間弄,找了自己的學生去搜,結果學生沒幾天就做不下去了。由于這位老師的課講的非常好,所以讓我產生了對攝影的愛好。第二是紅酒。在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對紅酒產生了興趣,后來我就買了很多紅酒方面的書籍,但紅酒是需要品的,沒有酒不行。因為這兩個愛好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錢,所以后來就漸漸放棄了。現在我覺得是該要把攝影這個愛好重新拾起來了。
說道這我想起了看到的一本書《把時間當做朋友》有一篇寫到我們學到的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不斷的重復習得的。很多人半途而廢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感到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反饋。但其實很大原因是因為重復的次數不夠多,量變積累的少還沒能達到質變的過程。這些人放棄以后就開始抱怨社會不公之類的問題。
技能的習得是重復的過程,當我們不斷的重復的時候,這些動作或者過程就內化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正如賣油翁說的“唯手熟爾”。他把動作已經內化成為手指的慣性動作了。
我為了逼著自己多去學習就加了幾個學習的群,今天在聊天的時候聊到老羅與錘子手機的問題。我下意識的寫出了不少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下面附圖
這段文字可能也并不長,但對于我來說讓我開始思考表達一個觀點其實是挺難的。至少以前是這么認為。今天卻無意識的寫了這么多。寫完以后我才反應過來。
這件事讓我真的是非常高興,因為我已經開始進步了,而且我也意識到了。所以,這件神圣而光榮的寫作的事我已經為大家證明了。不要再猶豫了,趕緊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