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在知乎上的呼應很高,我試著從我在基層的角度分析了一下,沒想到得到很多人的共鳴。
這里跟大家在分享一下,大家如果有什么想吐槽的請盡情留言,我們這些以前或者現在的小柜員們,告訴你們,你不是一個人!
現在開始正式說說自己的情況吧。前某商業銀行的小柜員一枚,現已辭職,打算轉行,誓死遠離傳統銀行業。
做出辭職這個決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尤其在現在這個經濟環境下,再找工作真的很難。所以我沒事就來這個帖子下面看看,每次看完之后就覺得,趕緊辭職吧,還耗著干啥。
這里很多的知乎網友們的答案大多數都屬于抱怨成分,沒有真正的回答出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如果說把抱怨轉為辭職的理由,那在什么行業都做的不會很容易的,畢竟我們都是打工的,自然少不了會有各種委屈。
近些年銀行辭職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底層的員工。針對我之前的單位來說,光辭職就拖了我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行長一直以沒有人員為借口打感情牌。
這確實是一些基層的銀行網點的現狀:年輕人越來越少,留下的,都是干了幾十年離了銀行就再也沒有任何競爭力的老員工。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柜員想辭職,以下我所說的,都是針對我所待的和所見的基層網點的情況,至于分行和總行,我也沒有機會就去待過,可能就另當別論了。
一、職業天花板低
這是我離開銀行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是從2014年大學畢業后就進入這家銀行做柜員的,現在2017年了,在我辭職之前我還是柜員。三年的時間,同比其他的行業比如現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你在一家企業干了三年之后,很有可能你的職業、經驗和薪資都有一個飛躍的提高。
而我在銀行的這三年,做的工作性質和三年前一樣,工資也和三年前一樣,在這個二線城市,到手的不超過四千元。
可能很多人會說,你不夠優秀,做的不夠好,沒有得到領導的賞識。
是,我承認,可能這方面存在一定的原因。但是我也可以自豪的說,這三年我經手的業務,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重大差錯;就連服務方面也是多次獲得過分行級別的服務明星;業務能力三年過后,很多老員工甚至連會計經理都要問問我怎么做;和同事之間的關系呢,臨走的時候不是帶著怨氣走的,而是滿滿的不舍;三次去辭職,行長挽留了我三次。
所以說,你從柜員的崗位是否能夠在崗位上有一個升遷,很大的程度上,并不是只靠個人能力這么簡單的。
當你工作一段時間后,職業發展就會達到一個瓶頸期,我在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總會去看看周圍一些同事的職業發展道理,然后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可是,觀察之后,我更加的確定了此地不宜久留的想法。
來到銀行帶我的師傅,已經在這家網點干了十幾年了,從剛來的派遣制柜員,到現在的正式柜員,這些年來干著同樣的工作。
有了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現在做的還是和我一樣的工作。工資的話,公積金能稍微高一點,總體到手的,還沒有我多。
這個工作的替代性太強了,一個新員工培訓一個月就可以上崗,就可以做著你十幾年一直在干的活。
這樣的環境讓我每一天都有一種危機感,尤其在這兩年,智能機器的上架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的普及已經取代了很多非現金的業務,柜員的崗位越來越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人工早晚會被機器取代。
在傳統的人們眼中,銀行一直都是一個鐵飯碗。可是現在時代變了,真正的鐵飯碗是你的能力,是你無論走到哪無論身后的這顆大樹是否倒下你都能夠在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況且這個鐵飯碗也是企業,也是需要盈利的,當有一天它發現自己盈利困難了,首當其沖的就是減少更多吃飯的人啊,而柜員,一個沒有核心技能在身不能夠給企業帶來利潤的,肯定是第一批遭殃的人們啊
這種危機感一直都在伴隨著我的三年職業生涯,我也一直在思考我未來的出路在哪里。而看到這些老員工,仿佛就看到了我未來十幾年的銀行職場生涯一樣,人生沒有任何的懸念,一眼就能望到頭。
人生啊,最大的恐懼我覺得并不是未知,未知最起碼你還有去探索的新鮮感,可以感受到自己活著的價值,而最大的恐懼是已知,你的人生照這樣下去沒有任何的懸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了新的一年,只是又長大了一歲。
這就是很多柜員的發展軌跡,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輩子在防彈玻璃后面兢兢業業的。對于一些年長的人來說,可能他們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生活,穩穩定定的不挺好嗎?但對于九零后將來甚至零零后的人來說,你確定能夠忍受這樣的工作嗎?
扯到人生就有點遠,現在就來向大家說說,正常一名柜員的職業發展路線。
1、會計主管、會計經理
在幾年前,我們銀行還是有會計主管這個崗位的,主要工作指責就是授權,幫會計經理打打下手。隨著這兩年銀行的發展越來越吃力,不良資產逐年增加,利潤率也越來越低的情況下,為了縮減成本,我們銀行采取了人員改革的措施。
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將網點的會計主管取消了,授權改成遠程授權,這樣就縮減了很多的人力成本。
所以沒有了主管這條線,柜員想要從事運營崗位的話,提升的另一個臺階就直接是會計經理了。
且不說,一個網點只有一名會計經理這個事,而柜員那么多,所謂狼多肉手就是這個意思,就單單是現有的會計經理,你也要等他們退休了,職業產生空缺了,你才有可能競聘。
而能夠當上會計經理,這里面又有很多很多的門道。
我走之前的網點的會計經理是代理的,干的活和正式的一樣,待遇卻天差地別,我又一次問他,干的這么苦逼,啥時候能轉正啊?
他默默的告訴我四個字,遙遙無期。
而我也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干了八年的老柜員,在馬上轉為會計經理的時候,靠山沒了,直接淪為現金柜員。
2、柜員—大堂經理—理財經理—貴賓理財經理—營業經理—行長
好了,說到這,喜歡銷售的人們,這可能是一條比較適合你的銀行發展路徑。
如果你在柜員的時候,就特別的喜歡營銷,比如推薦個基金啊,賣個保險啊,轉介個理財信用卡網銀手機銀行啊……那行,你肯定會在銀行業混的很好。
一般來說,賣的好的柜員,領導會把你從柜里提拔出來到外面營銷,就是所謂的大堂經理。
等到你大堂經理也賣的好的話,那就是理財經理了,行里會給你分配一些資源,你的任務就是定期的去維護客戶,繼續賣理財基金保險。
如果干的更好,那就是營業經理了,然后零售主管行長。
是不是聽著挺好,挺過癮啊?
前提是你特別的喜歡銷售,如果沒有這份特別,你可能會干的要抑郁了。當你必須像歲數大的阿姨保守型阿姨推薦基金的時候,當你向一個家庭條件一般的人推薦期繳完成任務的時候,當你給一個80多歲的大爺開上手機銀行的時候,沒有熱愛,你真的會干的懷疑人生。
銀行這種銷售,和傳統的銷售不一樣,因為它涉及到金錢。
凡是涉及到金錢的,這里面的事情就特別的復雜了,具體的復雜法,還得自身去體會。
最重要的,工作不就是為了掙錢嗎?而扣錢這種措施真的讓人積極性大減。任何一個指標完不成,都要扣錢,而你賣出去的產品,得到的收入卻和銷量不成正比。這么說吧,大家可能會清楚一點,就是你賣了一千萬的理財產品,你到手的績效,可能就幾百塊錢。
3、柜員—個貸經理
這個想要干得好就是,放貸款放貸款放貸款放貸款……控制不良控制不良控制不良……拉存款拉存款拉存款……
個貸經理的基本工資都很低,主要靠業績吃飯。沒有個幾千萬存款,手里沒點貸款,一個月到手的錢可能都不夠你吃飯用的。
曾經有一個同事,說他已經連續好幾個月工資就幾塊錢到手的。貸款出現不良,分行處罰,加上扣掉的五險一金,到手就這些錢了。
沒點深厚的家底,真的就吃不上飯了。
二、錢少事多
銀行業發展到現在,很多網點都快成了大型零售綜合金融連鎖超市。
從你一進門開始,就有人向你推銷理財保險基金,具體模式請參見屈x氏。
對于柜員來說,既屬于會計條線又屬于零售條線,所以就會面臨著兩個直屬領導:會計經理和營業經理。
營業經理這邊要求你要以客戶至上,能滿足客戶要求的盡量滿足;會計經理這邊要求你,一定要嚴控風險,必須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小柜員夾在這兩者之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記得有一次,我一個新來的柜員同事,被氣哭了。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客戶沒帶身份證,卻非要查詢信用卡的欠款。我的同事跟他說沒帶身份證是查詢不了的,這時候這個客戶就開始鬧事了,言語開始辱罵這個同事。
營業經理問詢趕來,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想要盡快平息安撫客戶的情緒,就小聲的問我的同事能夠給查一下。
而會計經理在背后對我的同事說,堅決不能查詢,制度上說了必須帶身份證。
最后我的這個同事也沒有給這個客戶查詢,結果引來了營業經理的不滿意,班后的會上明里暗里的指責她。
這樣的事情,在我這三年的工作中遇到了數都數不盡。
會計這邊要考核核算質量,服務和技能,零售那邊還要考核存款和營銷,每天都有兩個經理在你身邊耳提面命的督促你,完成不好兩個部門都要懲罰。
而一個月工資,也就是不到四千而已。
真的,心累。
且不說會計上要求的技能,也就是練了其實也沒有什么用的點鈔、打小鍵盤和中文錄入。
這些我們領導總是說是技能,可是技能,百度百科是這么解釋的,指掌握并能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
而我們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練的這些技能,離開了銀行,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
零售上考核柜員的服務是事無巨細,有一套標準的流程,包括什么時候雙手,什么時候用什么話術,什么時候開始營銷,什么時候說請問還有其他業務要辦理嗎,什么時候說再見,什么時候才能坐下,都要按照標準去做。
不需要你有創新,不需要你有想法,你只要按照這個標準做下去就行了。而如果你不按照這個標準做下去,身后360度都是無死角的監控,分行每個月都會有人抽查你,少一個流程就扣一分,一分就一百塊錢。
寫到這,卻越寫越有戾氣了。
我還想說說我一個他同事,他是某財經大學碩士畢業的,和我同一年去的那家商業銀行,也是干柜員,三年后,他也辭職了。
他說他今年都三十了,再在這混下去,人生就廢了,趁著現在年紀還不大,趕緊走。
我覺得不管我們做的決定對不對,至少我們都是有勇氣的人,至少為了自己的人生在搏一把,在努力一把。
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后悔,至少老了的時候,可能不會遺憾吧。
祝我順利找到工作吧,找到一家好的工作的話,我會繼續回來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