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18:45分,最后一名女隊友薺麥青青到達崇仁古鎮的門牌石,52K平靜結束,一個民間自發的結伴活動度過了12歲生日。
本屆52K報名50名,成行38名,報名和成行人數歷屆最高。
和以往一樣,新隊友無外乎是老隊友的朋友圈,或老隊友朋友圈的朋友圈~~~
? 薺麥青青是本屆52K最遠赴約者,1號晚上從金華坐高鐵來紹興,從天黑黑走到天黑黑,巾幗不讓須眉,即便孤單和陌生,依然堅持不懈,于晚上6點45分到達崇仁。
參加過兩屆的隊友朱立在【學妹52km小記】里寫道:我們浙師大的安徽小學妹,研三,第一次走52km路線就全程。從金華昨晚連夜趕過來,晚上睡了2小時多一些。剛起步,就一路被勸退。剛報名是半程。一度不想來。
然后,一路被紹興的美景折服,直呼看到了美麗鄉村,山山水水好治愈。
~~~~~~
去年10月2日,52K路上,朱立腿傷了,大家都以為他放棄了。19:56分,他在52K群里突然炸尸:也到了。刷新了十一年最晚紀錄,作為最后一個堅持到終點的毅行者,他去燉鴨店里給自已獎勵了一只崇仁燉鴨。
隊友Q糖由衷地在群里打出一行字:“浙師大精神:礪學礪行、唯實惟新”。
Q糖是朱立與52K結緣的浙師大校友圈。Q糖參加過連續參加過3屆52K(2022、2023、2024),給我們影響最深的還是2022年那次,走到滿腳水泡,三早市段連續下坡,雪上加了霜,Q糖還是咬牙在連續下坡段采取倒著走,他依然如參軍的時候: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我看到這幕,用相機記錄了下來。
Q糖熱衷地用行動感染和影響身邊的朋友,每年都會鼓動“半火車皮”的朋友圈來參加52K,包括他的同事、表弟、跑友,還有親愛的老板。
Q糖的老板2022年以半程結束,2023、2024依舊不甘地、鍥而不舍地報名,但因“家事國事天下事”纏身,沒能成行,企業家的韌性正如這一年年不放棄的倔強。
這幾年的52K,呈現生物的多樣性,即有一路越野跑、一年年刷新紀錄的牛人,也有慢下來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神仙。
玉美和Q糖是一個跑團,是Q糖拉來的“半火車皮”里的最猛的一員女將,連續三年參加52K。玉美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不是在參加全馬、游泳、騎行的賽事,就是在全馬、游泳、騎行賽事的路上。52K同行的隊友,好些是她的粉絲,朋友圈常常歡呼:厲害的姐姐。
玉美連續兩年拉著她師傅羌螂,把越野跑的形式帶進了52K,連年刷暴記錄,2022年之前的52K,變成了“從前慢”。
今年52K,羌螂、玉美、芊芊12點11分到達崇仁古鎮門牌石,刷爆了他們去年刷爆的記錄(13:05分)。
我認識羌螂比源自2013年的52K還早6年,08年的時候就因工作認識羌螂大哥,52K毅行的萌芽多少受到羌螂感染。羌螂一直在燃燒的日子里去追光,心有執念,就一定會去實現。鐵三、百公里越野、橫渡瓊州海峽、騎行西藏~~~~雖以退休,依舊執著地追求自己認為“年輕的生活“。
馮政則是“52K多樣性”的另一種代表:慢下來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今年9月2日,從紹興城徙步到普陀山,歷時6天,9月7日到,上島后三步一拜至南海觀音 ,比52K還多140多K,2021年因跑友慧英大大鼓動參加52K,今年是第二次報名,可惜臨時有事,這次沒能同行。
慧英大大從2020年開始,參加了4年52K,每次也是拉“半火車皮”跑友來參加,今年慧英大大帶來的“半火車皮”隊友多數選擇了半程(丹家村),曲線救國、彎道超車,半程最快到的約10:30分的樣子,刷新了半程的記錄。
而2020年那次,慧英大大則是受她的弟弟偉剛和妹妹慧芝的影響,今年,弟弟和妹妹因有事缺席了。
慧英大大的弟弟偉剛步頻特快,平日里上班每天單程七公里、來回徒步上班,風雨無阻,參加過2020年、2022年、2023年的52K,這次也是報名的,出發前腰扭傷不能成行。半程正是他的在2022年那屆的發明,當時報名表上還沒半程的選項,他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寫上(走一半),也正是這個因,后面幾年參與者更多了,今年50人報名者中,23人選擇半程,9人選擇“成行后決定”。
52K沒有商業活動的保姆式服務,隊友們按戶外精神:先自助,再互助。當然,52K的志愿者是道奉獻的風景。諸葛是本屆52K隊友里,除我以外,參加屆數和奉獻最多的一位, 2015年、2017年、2019年、2020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執著地“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執著地”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諸葛鼓動著他愛妻連續三年做志愿者,總是為隊友準備一后備箱的補給,還有國旗和隊旗。為接隊友,提前一天從城里把兩孩子帶到鄉下安頓,今天三點多就從鄉下開城里來接隊友。活動中一路上提供機動保障。這之前幾屆,慧芝大大更是堅持為我們做了好幾年志愿者。
我和同行隊友“地獄使者”因走錯了2公里路,2人自封了第三梯隊,一路上,我們也聊52K的因:2013年那次6名隊友的說走就走和背包里比體重還重的食物,以及比食物還多的自防刀具和防狼噴霧。念念不忘,確實必有回響,走到茶亭崗,就接到第一屆的隊友小蔣的電話,他特意從柯橋開車來崇仁看我們。
小蔣是一位來自貴州卻扎根紹興的小伙。他至今念念不忘:52K改變了他的人生和職業。2013年我們一起的一次說走就走,讓他從此和戶外結下“半生緣”,他辭職了穩定IT工作、做過戶外平臺、開過旅行公司、并因戶外圈子結婚、因戶外圈子從事過環保NGO,之后又因應從事房產中介。下午3點,,我們在崇仁的“地標”建筑“崇仁義門裘氏宗祠”前合了影,2013年,我們是一瘸一拐晚上七點多到崇仁,住一晚后,第二天上午,再一瘸一拐走到崇仁義門裘氏宗祠。
總有朋友會問我,這么多年堅持52K的意義,我以前想過提煉一下說辭,但總覺也沒什么好提煉。我這屆的收獲是體味到了不管是什么食材,選擇對的地方吃更美味,在雄鵝峰山頂的雄峰廟吃吐司、在黑漆漆望不到底的淡山大峽谷吃黑漆漆的奧利奧、在終點崇仁鎮上吃青菜雞蛋榨面,那都是最美佳肴。也明白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想省電就開油車,想省油就開電車,即想省油又想省電就徒步走。
52K難度不算大,裝備核心僅是雙合適的鞋子,以及鞋子之上,承載的個人堅毅、對目標、目的地、和自已的重新理解。
52K的意義,千人千面,遠近高低各不同。在歷屆隊友哺育下,52K有了性格和生命。與一些經歷者來說,像個魔怔般會定時響起的鬧鐘,每年9月,就有老隊友會問:今年52K,走不?
我妻子一直對我的堅持很有怨念:國慶總不能好好陪她們。我答應過“十年為止”。這次52K出發的時候,羌螂大哥就問我:你老婆同意你繼續走52K了?我想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但沒發出聲。今年第12年我還在堅持,不僅僅是身不由已,而是民間活動薪火相傳的“脆弱” ,“人亡藝絕傳承難”。
52K,生日快樂。我替你許下心愿:明年今日,在隊友間、隊友的隊友間依舊薪火相傳,用偉大的熱愛,做細微的事,把崇仁古鎮的門牌石摸出歲月的包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