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七月復盤
沒有記錄就不曾發生,與繁忙的六月不同,七月的假期都在與自己獨處中度過。
事件復盤:
技能打磨:
雄心滿滿的7月,以為馬上就能進軍烘焙屆,結果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努力。因未找到合適的線下工作坊,開啟三天打魚,倆天曬網的自學模式,結果可想而知,也不由的體會到花錢上課買經驗真的是撿便宜。有人說興趣就跟養花一樣,有人養著就死了。探究自己為什么總是“半途而廢”?打開“半途而廢”這個鎖頭的鑰匙,不是“毅力”,而是“骨子里認同的意義”。
課程學習:
1.零極限線上同修會。
參加了由依娜老師帶領的零極限線上同修會,例行的每周四晚進行線上同修,提醒自己時刻清理,要像“戴美瞳”一樣踐行零極限。對發生在生命里的一切負百分之百的責任,接納自己,關照自己的靈性需求。
2.閱讀
《臣服實驗》
存在書單里很久的書,帶給我的震撼不亞于一場喜歡的4D電影。
臣服,不是向某樣事物屈服,而是有意識地放棄一部分的自我。
臣服實驗:這項實驗不在于脫離人生,而是要跳入生活里,住在一個不再被我們的恐懼和欲望掌控的地方。那如何做到臣服呢?
【觀看】自己的心智活動和情緒
看見了腦海里的聲音在告訴我:我看見了,以及我對那樣事物的感覺。
洞察力:可以注視心智的聲音,而不是認同它。
練習接受生命之流呈現在眼前的任何事物,有意的接受生命之流呈現在我眼前的任何事物,讓生命做主。
我從簡單的事情嘗試展開這項修行——堵車。我可以心平氣和地【堵車也是難免的,那是老天的事,著急也沒什么用】,不加以抱怨,當然有時我的心智也做不到:為什么非得今天堵車、我不希望現在堵車的想法。當你轉念時,把這些無意義的噪音也不會打擾你內心的平靜。
學著讓生命做主。即使生命給我的是我真心不想做的事,我仍然可以深深的臣服。
臣服讓我看清一個必要的部分:我個人的【喜歡】和【不喜歡】不會引導我的生命。借由交出那些強大力量對我的掌控,我得以讓自己的生命被另一個更為強大的力量引導:生命本身。這讓我想到了零極限。
《人性的弱點》
以為是一本雞湯味十足的書,閱讀完帶給自己的是深深的反思。
每一章結合大量的實例闡述出簡單而深刻人生哲理,洞析人性,例如作者認為:在人際交往中,不使用“評判”性言語,正因人們在做出錯誤的事情,不論錯誤的嚴重性,在絕大多數狀況下人們不會第一時間感到自責,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簡單地批評對方,而是要試著去了解對方,共情對方的錯誤,最終讓他人理解到自身的錯誤。在工作與生活中也值得自己深深反思,由衷的敬佩作者的智慧。
知道和做到是倆件事,本書教給我們的是一些處世的基本原則和生存之道的方法論,需要時時的回顧并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斷的實踐。
《精進》
十分干貨的一本書,適合重復翻閱。選取一章—尋找心中的“巴拿馬 ”復盤:
尋找心中的“巴拿馬 ”第一節,讓我想起在個人品牌課程里如塵老師有提到一個觀點:對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人而言,你是誰并不重要,你能做什么對他們有價值才重要。這就是格局,從終極問題出發 ,以人生最高目標作為第一原則。
第二節—逃離隱含假設的牢籠,發現人生中更多可能選項。
這與Rae所說的擺脫路徑依賴,過不設限的人生是一樣的類比。我認為其中“元認知能力”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元認知能力是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為什么生活在同樣的世界,但是每個人卻對同樣的事件有著不同的感知呢?那是因為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關注點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
其中在方法論上,建立新的思維框架中提到“能力嫁接”,就像在通往《財富的自由之路》里提到:單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長度;兩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積;三個緯度上,大家比的是體積。多維度競爭就是其中最聰明的一種方法,前提是你要有一個核心競爭力。在“特性改造 ”這一方法中,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愛好,你的愛好更像你的事業,以此發現之前未見的妙處。
PRACTICE實踐練習
1.選擇困境
穩定的工作與自我成長要求不匹配
2.隱含假設
體制工作限制了我的自身發展。?
自身能力限制了我的成長速度。
地域設限,沒有好的發展機會。?
半途而廢是問題使然。
3.可能選項
體制工作之余個人時間彈性大,合理安排時間即可。
一切能力都是可習得的,只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蛻變。風沒來時你熬得住,風來時你扛的住。
互聯網時代,打破地域限制,尋找線上發展。
打開“半途而廢”這個鎖頭的鑰匙,不是“毅力”,而是“骨子里認同的意義”。找準內在驅動力。
《富蘭克林自傳》
作為《人性的弱點》的延伸閱讀,值得推薦。
《通往財富的自由之路》
4月初訂閱的李笑來老師的專欄,屯了很久才慢慢翻閱。其中顛覆的概念太多,處處下金句。踐行中,思考帶來的行動,行動帶來的改變是最關鍵的。
職業發展:
力求斜杠身份轉變,有望在8月實施方案,等待落地變現。
財務狀況:
收入未超支,踐行斷舍離。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
小確幸:
本月身體健康,好慶幸。
做早起星人15天,努力養成習慣。
看到了美麗夜景,吃到好吃的餐廳和家宴,好滿足。
觀看《完美陌生人》
故事由七個常年的好朋友聚在一起吃晚餐。忽然他們決定與對方分享每一個短信的內容,包括他們收到的電子郵件和電話,由此許多秘密開始公布而他們之間的關系開始發生波動。闡述了遠比戀愛復雜的婚姻關系,值得觀看。
反思:
為什么絕大多數人最終賺不到很多錢”,因為大多數人的實際剛需是花錢,而不是賺錢。
賺不到錢是因為能力還不夠,而一切能力都是可習得的,只要有足夠的耐心。耐心是一切成長的剛需。
培養自己的耐心,培養元認知能力。把當下作為新的起點,開始積累,著眼未來,活在未來。
最后提醒自己要善待我所遇到的每個人,因為他們必然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