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同事召喚,開始在微信上讀書,排版還挺不錯,看著賞心悅目。今天繼續讀朱丹寫的《放慢·快樂:微笑的力量》。
一直以來特別喜歡朱丹的笑,特別自然舒展,很有感染力,讓人看了也跟著心情好起來。但是表面上看起來正能量滿滿的人,有的時候內心里卻藏著一個黑洞,再多的快樂和笑容都填不滿。雖然在生活中,她或他可能自帶發光體質,讓周邊的人感覺無比溫暖。但是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心底的孤獨感卻無法消除,那是一種從骨縫里滲出的孤單。
看到她描寫小時候被迫和媽媽分居兩地的經歷,潸然淚下。雖然現在是用盡量輕松調侃的口氣去描述,用悲憫的眼光去看待當年的媽媽和自己,但是其中藏著深深的眼淚和無助。還好,丹丹有那樣一位堅強的母親,但是這些經歷其實在她的心里還是埋下了一定的陰影,需要長大后花很大的代價去修復。
為母則強,前兩天和早早就做了媽媽的表妹聊天,覺得她說得真好,“當了媽就只剩下膽子了”。我自己經歷過一個人帶娃兩三個月,幾近崩潰,那還是小孩最好帶的時候,只需要吃飽穿暖就行。而表妹卻基本一個人拉扯兩個小孩,在她還算是半大個孩子的時候。而且她從小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倍加呵護里長大的一個小公主,竟然能那么堅強迅速地挑戰自己的身份變化,并且把兩個寶貝養育的健康活潑,實屬難得。這也是因為心里充滿了愛和力量吧。有足夠的愛的儲存,才能夠釋放出足夠的愛的力量。
也想起自己小時候那一段寄居親戚家的經歷。被媽媽送到姑姑或者姨媽家,有時候是趁我睡著抱過去,因為怕我哭鬧。醒來發現自己不在家里,都不敢大聲哭,怕別人討厭。夜里面夢見媽媽,卻總是簽不到她的手,摸不到她的臉,著急醒了也只能在被窩里哭。也幸虧小時候是個心大的小孩,而且年齡也小,不那么敏感,姑姑和姨媽對我也是一視同仁,所以該調皮也調皮,沒拿自己當外人。
前兩天和媽媽聊天,她還回憶過去,說覺得對不住我們。其實我真的很感激父母,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就敢兩手空空拉扯三個小孩,從小鄉村里帶著我們闖蕩縣城,只為了讓我們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經濟那么困難的情況下,供給我們三個大學生,也幾乎沒讓我們為學費和生活費犯難,真的太不容易了。我們的父母那一代,都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源自對知識和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崇敬,我們已經踩在父母的肩膀上,沒有理由不拿好接力棒,繼續向前。
而現在,我的女兒又在和我經歷分離,在視頻中,她總是會因為看到爸爸媽媽驚喜不已。讓我感覺心碎,心都要化了。感覺自己真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更不用說是好媽媽。也要學做一個堅強的媽媽,我的女兒,要好好帶她,照顧她,哪怕生活再苦,工作再累。
迎風向前奔跑,記得保持微笑,那是快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