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比較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我更喜歡傅若金的《金陵晚眺》“金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燕迷花底巷,鴉散柳蔭橋?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因為我在傅詩中讀出了更多的人文氣息。特別是“晚望思迢遙”寫出無盡的相思和憂傷。這相思之情可以是男女思念之苦,我認為應更寬泛的領域是思鄉之情。南京,古稱建業、建康,金陵,六朝古都。中國古代史六個朝代建都于此,盛于宋,衰于明清。所以我讀傅詩時更多的感受到了思鄉。杜牧作為晚唐詩人,目睹了盛唐的衰落,心中的悲悵是不可量的。所以他的詩歌里家國的內容多,特別是國。這樣政治的色彩就濃厚些,針砭時弊,諷刺批判,借古喻今,其中《長恨歌》便是其代表。
圖片發自簡書App
? 今晚夜游秦淮,我借古思今,恍若隔世。感劉禹錫的《金陵五題之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落寞和悲傷,又感《金陵五題之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落入尋常百姓家”,平靜和透悟。秦淮河是古時著名的青樓煙花之地,歌舞升平。晚間漫步秦淮河邊,居然看見在秦淮河邊交錯繁雜的樓閣之間古代官員的搖籃——“江南貢院”。一邊是讀圣賢書的朗朗書聲,一邊是青樓煙花巷柳。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這其中以秦淮八艷最為有名,李香君,柳如是,陳圓圓個個才貌雙全,在歷史紅塵中如燦爛的晚霞,壯闊妖嬈,引英雄盡折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成為了歷史的罪人,陳圓圓也被歷史的道德所綁架,成為了紅顏禍水。而李香君的剛烈確是那個時代所需要的忠烈,因為她所表現的民族節氣是沒有性別和國界之分。香君的媚香樓仍在,但佳人已落入歷史的塵埃一去不復返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