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視劇《白鹿原》里,主角白家長輩白嘉軒被土匪打折了腰,親家冷先生來看他。
說這人吶,一輩子在世上走一遭,都是來吃苦的,就沒有來享福的。你看那小孩剛生下來,都是哭的來的,就沒有一個笑的,他是不愿意來這世上遭罪啊。
冷先生說的對。
人這一輩子,注定苦是宿命,是人生底色,早期不吃苦,后面就要吃苦了。
2
既然是苦的,保持不舒服的狀態才是正常的狀態,才是持續成長的狀態。
太舒服了,溫水煮青蛙,讓人失去了戰斗力,丟掉了斗志。
生活和工作太順遂,沒有壓力和焦慮了,就需要警惕了。
自我驅動的人一旦工作沒有了挑戰,會給自己找勇氣,去嘗試新的角色,新的工作。
自己找罪受,是傻嗎?不是。無論職場還是人生,不進則退,沒有穩定。你說要穩定當下的狀態,無異于刻舟求劍。
3
學習也一樣,不會舒服,也不應該舒服。
人的心理應對外界有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懼區。恐懼區會讓恐懼壓過嘗試的勇氣,讓人退縮。而舒適區只會產生好像學到了的幻覺。學習區是你走入了一個沒有把握但想硬著頭皮咬著牙試一試的境地。
學習新東西,沒有阻力,沒有痛苦,沒有挑戰,碰到的就是偽學習狀態。過程舒舒服服,一時焦慮緩解了,但能力和成長沒有拿到手。
新知一定是需要多次理解琢磨的,要結合行動去內化的,一遍過沒有挑戰,那不是學習。
網絡文學小說,寫了很多爽文,主角一路克服困難,獲得成就,最終抱得美人歸,跟微信朋友圈里看的3000月薪一年努力薪水翻十倍的故事,好像邏輯一樣,是吧?
有挑戰的學習才是真學習。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