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群名擬定時——
盤桓在腦中的幾個詞,排列組合了兩天,今天終于落定,是的,就她了!“遇見·花開"!
為什么是遇見?
“遇見·天涯共此詩”舉辦前,我在腦中翻騰了多遍,要不要保留這個群?始終,沒有答案!
活動超乎想象的圓滿,印證了此時的遇見,在茶,在詩,在戲,更在人!
讓這份遇見不再稍縱即逝,那一晚,我對自己說……
作家丁立梅說,“人生的每一次遇見,都是生命中巨大的歡喜。就是這樣的,你就在這里,靠近,且溫暖!”
我相信,所有的遇見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有最好的你,因為有最好的我,才有今日的遇見,未來如何,我從不奢望,我只想,令這份歡喜能夠延續,讓溫暖,暖著你,暖著我,一直在!
為什么是花開?
曾經,我最愛的季節不是春天!
春,萬物萌生,繁花似錦,我不是不喜歡!但上海的春天,總是如此匆匆,繁花總會落盡,未及賞花,卻為花落花謝而神傷,與其如此,何必在意花開!
我曾最愛秋的豐碩,秋的燦爛,因為秋總是最有成果的季節!
人大概總要走過一些時日,才會通曉一些事理。終于漸漸明白,秋實的累累必須有春華的繁盛!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何等悲壯,何況,花曾開過,怎會相忘!
匆匆走過多年,當讀到蔣勛老師的文章寫著:佛陀,沒有寫過一本書,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佛經,不過是他學生的筆記,所以開頭總是說“如是我聞”。有一天佛陀不想講課了,就拿一朵花給大家看。他的意思是說:我一生講的經,就在那朵花里,你懂得了那朵花,就懂得了生命本身。
這話,耐人尋味,似在說事,似在點化!
慧根尚淺的我,未必能完全開悟,但常常以此自省:是的,我們真的懂得一朵花開的意義么?我們又有多少次認真地給自已一點時間,慢下匆匆的步履,等待一朵花開,數一數它的花瓣,聞一聞花香?
在一朵花開時,我終于慢慢悟得,花開時節,是多么美妙而有意義的時刻……
小林說:等一朵花開,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書名,我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是的,慢下來,才能看到花開呢,耐心要有,微笑怎可少?
《次第花開》是上師希阿榮博堪布仁波切的書,雖新近到手,還未完全看過,但是過去兩年,初聞此書名時,就心生歡喜,慢慢地花會開,你會見到誰?
遇見你們,在花開時節……我堅信遇見的緣,我亦喜歡花開的好,我愿意,和你,你們,一起靜守——花開!
365天百字文 #20170416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