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自由

在生活中,夫妻關系中,朋友相處中,我們一直想得到一種自由。而這個自由,是什么?一個自由的身體,一個自由的想法,還是一個自由的夢。

就自由本身而言,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是人們可以自我支配,憑借自由意志而行動。往俗里說,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憑自己的內心想法,沒有阻礙。家庭生活中,夫妻都期望彼此給自己自由,也就是一個可以靜靜呆著的空間。任何自由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由。

無論男人女人期望的自由,都是愛,也是我們內心的一種依賴,找不到依賴的根源,我們就走不出這個禁錮,也找不到自由。除非我們了解并破除所有的內心依賴,否則我們永遠不能自由,因為惟有在這份了解中,才有自由。

自然界中,你可以愛很多植物和動物,你對它們的愛,因為沒有對回報的期望,所以,你付出再多,心甘情愿。這時候的你是自由的,也是愉悅的。同樣的道理,用在了親人和朋友的身上,就不行了,付出了愛,你就在計算回報。如果這份回報合你的心意,你高興愉悅,如果這份回報不合你的心意,你就不高興,甚至產生怨恨。要求回應,要求回報,要求我愛你,你也必須愛我。諸多的要求,讓我們失去了自由。

說到自由的夢,處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如果我們注定要追求一種自由的感覺,一定要駕馭自由。自由需要自由的狀態,自由空間,那么,寫作作為追求自由的一種方式,也就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使命,因為如何優質的寫作,都是在履行自由的一種修行。這就是自由的夢和現實的結合。

自由不是對外界的反應,也不是在社會中的隨心所欲,它反映的本質是在擺脫依賴的基礎上,自己靈魂的一種修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