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令人沉淪,面包讓人生存,當(dāng)有一天二者無法共存之際,你選那個?
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早戀的經(jīng)歷,怎么說呢,那時候的感情是真正純粹,不摻雜一絲一毫的銀子氣息,愛就是愛,恨就是恨。只有黑白,沒有灰色地帶。那時候的你,無需考慮任何有關(guān)生存的問題,只要想著你喜不喜歡,愛不愛就可以了。
等到了大學(xué),進(jìn)入了社會,再戀愛時,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人,包括你自己會為這份愛情添上各種條條框框,在這樣的規(guī)則下去尋找合適的伴侶。有沒有房,有沒有車,年薪多少,有無不良嗜好,等等……
這時候的你,已經(jīng)不再是十六七歲的小孩,已經(jīng)到了各種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年紀(jì),開始想著,找的不是愛情,而是適合自己的面包了。
感覺好像扯偏了點。愛情與面包,似乎共存的機(jī)率很小。或者說,那屬于千萬人里的幸運(yùn)兒。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樣的浪漫,只會發(fā)生在電視劇里,現(xiàn)實生活中,少之又少。當(dāng)愛情與面包只能擇其一,你選那樣?
選擇愛情,就意味著以后你們的生活里,很有可能柴米油鹽會侵蝕你們的感情,消磨你們的浪漫,最后只剩下斤斤計較,或者無止境爭吵。
選擇面包,或許你會收獲獨立,收獲另一份不一樣的風(fēng)景。但同時,你可能失去的是不會再有的純真情感。也許不會再有那么一個人義無反顧的愛你,什么都不要,這輩子只要你。
如此,痛心嗎?可人生就是要經(jīng)歷這樣無數(shù)只能二選一的痛苦,選擇了A就意味著放棄B所帶來的好處;選擇B,或許A就會成為你心頭的朱砂痣,永遠(yuǎn)耿耿于懷……
為大家墻裂推薦一部臺劇《荼靡》,楊丞琳的主演。我們先拋開演員自身的一些歷史性問題,就但劇情而言,它完美的闡述了選擇愛情和選擇面包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荼靡花,它又叫末路之花。就像人被逼到了絕境,只能選擇,不能逃避。劇情里,楊丞琳所飾演的女主荼靡(名字忘了,就叫荼靡吧),獲得了去上海升職加薪的好機(jī)會,男朋友也準(zhǔn)備和她一起去。可是就在出發(fā)前夜,男朋友父親突然病重。這時候荼靡就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留下來一起照顧男朋友的爸爸,放棄去上海的機(jī)會,或許以后都不會再有機(jī)會了。二則是自己一個人去上海,可這樣的話就很可能會因為異地,而導(dǎo)致感情變淡,最終分手。
電視劇很神奇的并沒有就一種劇情展開,而是兩種選擇交替展現(xiàn)。留下的荼靡,漸漸被生活抹去了工作的激情,淪為家庭主婦,成天圍著公婆和丈夫孩子轉(zhuǎn),還落不到一句好話。離開的,逐漸工作走上正規(guī),卻發(fā)現(xiàn)了男朋友出軌了,兩人分手,后來再相戀的都沒有完美結(jié)局。
或許這就是選擇所要付出的代價。你一定是要舍棄一部分,才能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電視劇的最后,還是給了人們以愛的希望。留下的荼靡,雖然忙忙碌碌,但老公一直在身邊,陪伴著,走到白頭;離開的呢,最后去尋找了之前的最愛,和他一起去了另一個國家,日子雖然貧乏,但勝在最后都有愛人在身邊。
無論你是選擇愛情,還是選擇面包,都不要搖擺不定。因為只有堅持著一直走下去,才能等到回報的那天。半途而廢,放棄了,無法堅持了,老天又如何為你安排一個獨屬于你的happy ending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