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亂的意識可以驅動世俗人趨向沉迷和墮落,清明的覺照可以安撫修行人走向解脫。但凡眾生不外乎欲貪的愛業侵襲,所以會時常采集本來就虛無的名利和財色以為真實。這就像嗜好玩弄水泡的孩子,雖然可以獲得暫時的快樂但終究破滅。我們所破滅的并不是手中的水泡,而是欲貪滋生的愛業無法得到最大限度地滿足。譬如自我習性的膨脹在無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時,就會爆裂產生侵害自我乃至他人的行為和言語。所以,修行人深知其中的危害和痛苦,才會讓心時常處于寂靜的狀態。心的寂靜是趨向清凈涅槃的必然方向,任何修行人悉皆安止其中。
什么是寂靜?這個有必要說說。寂靜,顧名思義就是讓心達到恒穩。既然是恒穩就必須要有清明的覺照。所謂覺照,就是一顆能夠如實洞察心識變化的清凈覺性。譬如:當心散亂時你是知道的,知道心散亂的本身就是覺照(《金剛上乘》法脈秘密提示:散亂本身就是覺照),這個非常重要,而不是你認為自己知道了心正在散亂就是覺照。這就像坐禪人在禪坐中感覺到自己的意識胡思亂想了,這個感覺是剎那間發生的,而有一個東西可以在剎那間發生時瞬間了知這個剎那,這個東西就是覺照心。我們修行人需要注意的是當你在禪坐中能夠感覺到意識散亂時就已經身處輪回途中。而那個感覺在剎那間發生的東西其實就識的生滅幻成。所以,識最大的特征就是剎那生滅無有恒性,只是在世俗人看來好像存在其實不然。我們把這個識就稱之為識藏,是呈現世俗人自心現量的根本無明(《金剛上乘》法脈稱之為:無明住地)。鑒于此,我們不得不清楚你所認為的瞬間明覺或瞬間了悟從而住守其中以為悟道,其實悉皆不真是識藏幻成的假象不離無明業的滋擾。
無風不起浪恰恰說明人心的變化并非一塵不染的,而是念念更迭如塵埃聚集終成黑暗,埋沒真性成無明業。若不修行,即便你的世間福報如何殊勝,如同炎陽底下的水溝遲早干枯。所以,乞者鼎然秉送大家一句話:消耗自身福報最快的速度莫過于喪失正見。
追尋鼎然足跡,請進入鼎然微信:zjg474? ? QQ:504235088? ? 時時關注鼎然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