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早被工作群的各種短信狂轟濫炸吵醒,心情不美好。
有天無聊跟媳婦兒比誰的工作群多,于是兩個人滑動屏幕開始數“我30個,你呢?”媳婦兒先數完了。
“等會兒,我還得數一會兒”我還繼續滑動屏幕,看著那些名字各異的群,哭笑不得。
昨天下班時候下起了雨,逐漸增大的趨勢,正猶豫如何下班去中山公園找媳婦兒吃飯呢,領導臨時組織了一個會議,要求匯報工作,頭腦風暴一下,規劃今后的工作安排,早干嘛了?雙休誒,媳婦兒等我很久了,嗷嗷待哺啊。
會議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如坐針氈,會議一結束,立刻抓起包奔向自由。正當坐在車上,給司機加油鼓勁兒的時候
領導又在群里@我,為什么沒解決完異常就下班了。
我心想,拋開媳婦兒等我這個前提去回答這個加班的問題,我個人觀點是這樣的
第一,工作安排責任到人了,多一個人并不會帶來效率的提升
第二,術業有專攻,系統開發問題非我所長,而且我有自知之明的是,即使我用謙虛的心去請教,并不能在短時間內變得專業,于是又回到第一條,效率無法提升上。
第三,管理模式:問題的發生是由于系統部署,其中異步接口開關問題,導致財務單據生成失敗,管理人員響應較快,但業務處理速度較慢,通過管理上的強壓并不能解決效率的問題。
我不抵觸加班,我只是不愿毫無意義的加班。
網上經常告訴大家要有責任心,要主動承擔,秉承問題到我為止的態度,挑戰工作,扛住壓力。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假的,邏輯上說不通的。
之前,我喜歡什么事兒都自己做,以為可以多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后來發現,如果由比我專業的人處理,則會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有一次領導讓我做一個表格,我耗費了一整天的時間都在研究各種公式的勾稽關系,查了很多資料,也請教了不少人,但始終做不到想要的效果。最后,交給另一個同事,一個小時就弄好了所有的東西,看著他在鍵盤上飛快的操作,我就知道,我再努力一個月都不可能達到那種熟練程度,我的工作看似辛苦,實則無用。
我也喜歡研究美食,喜歡雙皮奶,就自己做唄,然后按照網上的步驟,一點點的去做,結果用了一整天的時間,也沒喝到自己喜歡的味道,浪費了時間不說,還有一箱牛奶。干脆承認自己不專業就好了,把時間用在專業的方面。
有人會說,你不試一下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我會說: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明知道自己不行,非得挑戰自己,結果很尷尬的失敗之后,還要寬慰自己“多了一種人生經歷”“吃虧是福”“人生需要試錯”等等,別騙自己了。
最近國足贏了,可能會激起一部分人踢球的熱情,我從小看《足球小子》,也非常喜歡踢足球,曾經因為練習各種危險動作,渾身受傷,卻樂此不疲。但我知道,我只能把這個當作愛好,不可能作為職業,身高不足,體質偏差,運動細胞不發達,根本就不是那根苗子,如果我選定了足球作為職業,肯定會經歷非常痛苦的過程。有人會說“你看c羅,多勵志呀,你不試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你可能錯過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我只能嘿嘿一笑了之。我腦子里天天想的是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喜歡和愛就不是一回事兒,我清醒的知道自己既不會立志成為專業球員,又不會努力練習而不去學習,我的夢想并不在球場,只是動畫片太好看了,后來《灌籃高手》《棒球小子》《四驅小子》等等都會激起我的喜歡,但是我并沒成為籃球運動員,棒球運動員……
領導的一條微信讓我很吃驚“你可以不加班,出了問題要問你責”
啞然失笑之后又釋懷了。
退一萬步說,責任不在我,前面講過了,推動進程也不是我的工作內容,自始至終我也沒有被任命成什么委員會關鍵成員,說白了,這事兒跟我關系不大,我只不過多問了幾句,就要我加班陪著?即使加班了并不是說明我多重要,只是說明我分不清重點,湊熱鬧而已。
早上,我把任務下發給對應的部門去解決了,目前解決的情況還不錯。
我要陪媳婦兒共度春宵,沒時間陪你們加這種無用的班,沒有意義的班,湊熱鬧的班,浪費資源的班。
我承認自己不行,但不代表我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