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朋友跟我說起過,為什么我家那“泥腿子”就是學不到他媽的半點優雅,敗家能力卻比他媽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一首歌唱得好,歌名就叫《敗家娘們兒》,哪怕全世界的男人都不喜歡這種敗家娘們兒,至少有一個男人會深愛她們,那就是外星人馬云。
你要是不敗家,馬云何以去華爾街敲鐘?
你要是不敗家,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如何恢復?
你要是不敗家,市場經濟怎么盤得活?
敗家沒有錯,只要你有敗得起的資本,愛敗不敗,關其他人鳥事!
問題是,你要是把敗家遺傳給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那時恐怕你真是“窮得只剩下錢了”,要不就正應了那句“富不過三代的”讖語。
為什么優雅很難遺傳?
優雅不累嗎?優雅真的很累。三年前,有一位女同事,那可算是優雅中的極品,極品中的優雅了,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名牌,戴著卡迪亞,拿著IPONE不拉屎,花枝招展,簡直蔥郁得流油,男人看著沒有不垂涎三尺五滴。
舉手投足間,禮義廉恥記心頭,與人對談,如清風拂面,笑罵下屬,不過蜻蜓點水,街頭閑逛,更是一幅溫文爾雅的氣象。
優雅嗎?優雅。
平時手中還信手拈來一本《傾城之戀》,抑或是《彼岸花》,也有可能是《情人》。
高貴嗎?高貴。氣質嗎?果真是中國氣質女人第一人。
可就是這么一位優雅的女人,在生完孩子,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完全變了一個人。
她似乎不再需要優雅,因為帶孩子會讓臉上突然的冒出很多黃鶴斑,卻又沒辦法消除。
她似乎不再需要風度,因為孩子成天到晚仿佛要在她頭上拉屎,這種場景,叫她如何風度?
她似乎更不需要氣質,因為她被自己生出來的熊孩子逼得焦慮與爆躁,為了孩子,簡直要不擇手段,敗家便是其中一種。
人是會變的,當你不再優雅的時候,你還能指望你的孩子去延續你的優雅?
你憑什么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他有他的自由。
人變了不打緊,只要孩子有這樣的心思,優雅的生活對他們的未來來說也不是難事。問題是,社會隨著人的改變,變得更快。
好了,你特么又要開始抱復社會了,窮鬼!
現實就是這樣,我志氣堅定,絕不會因為貧窮改變,正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十足的賤人一枚,你愛咱滴咱滴。
我想要說的,社會就是這樣浮躁,它實實在在的摸得著,看得到。你不承認不行。孩子們在這樣的社會中成長,還談什么鬼優雅,能活下去就不錯了,能好好的活下去是勇氣,能夠優秀的活下去,就特么是極品,是精華,是經過天然濃縮了的。
長輩無法優雅了,社會更加不優雅,你讓孩子如何去優雅,還期待能夠得到優秀基因的遺傳,那你怎么不去買彩票,中個千把萬千,還孩子一個優雅的空間?
為什么你的敗家卻那么容易模仿?
好多牛逼的人這樣說,十天半月難學好,一朝模仿便變壞。孩子就是這樣,生下來白紙一張,父母、老師、社會在上面亂七八糟的涂抹,觀念還不同,好好的孩子成了試驗品。
半年不夠,一年好嗎?不行,前半年在和緩解緊張的婆媳關系,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局面。
那一年夠嗎?還是不行,最近工作太忙,各種試驗沒辦法堅持進行,這個朋友說要這樣做,那個朋友說要那樣做,我特么成了“混”蛋,完全搞不清該往哪里走啊。魯迅先生筆下的那條路貌似至今還沒有人走出來,我該往哪走?
那就敗家吧!反正別人用過覺得好的東西,“拿來主義”就是,只要孩子喜歡。人家的孩子是在哪里學習把成績搞上去了 ,那我也送過去學學,不管結果好壞,先試再說。別人家的孩子怎么特么成天到晚,穿得花枝招展?還人手一塊“小天才”?我靠,我也不能落后了,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冷落了孩子。
愛,實在是有些過分。
你這樣做,日子久了,孩子習慣了,覺得你做的這些仿佛是應該的吧?
和同學互相比較,相互炫耀。我老媽今天又給我買了什么什么,上周末又帶我去哪旅游玩耍,還挺貴,我老媽給我一張銀行卡,每周給我打好多零花錢。
想到這,我笑了。忽然想起以前公司的一位老總,自己就是炫耀哥。一次,在美國留學的女兒要買一雙鞋子,然后問我,說他女兒想買一雙鞋,不知道要不要給她買。我就問了,一雙鞋能要多少錢,就買了吧!后來我才回過神來問他,要多少錢吶?他都沒等我問完,來了句1000美金,當時的匯率,估計差不多約合人民幣七千左右吧。你特媽真闊氣??!
又一次,還是在公司,我正要去他辦公司匯報工作。他邊給她女兒打電話,邊招呼我進去先等一等。你猜發生什么事?說是他女兒在美國快沒生活費了,女兒在一個勁的向父親訴苦,結果是啥?這位領導對著電話說“那我這兩天給你打二十萬吧”,然后掛了電話,聽我匯報。我也是醉了,頓時覺得工作真是沒有前途啊!
事后,我在想,一個海歸版本的“敗家娘們兒”是不是要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