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聽同學談論:“上次文綜題太難,讓人怎么做嘛!絕不可能有人做出來!”其實,我也常是這其中之一。而今高考已經落下帷幕,我恍然大悟,當時自己原來那樣愚蠢。
每每考試結束,教室里哀鴻遍野,總有一兩個同學茫然道:“這次考試還好吧?我為什么并不覺得特別難呢?”有趣的是,如此同學,每回不會是同一人。少數幾次,好友抱怨時,我卻納悶:難嗎?老師不都講過類似題型了嗎?答案不是就在材料中,顯而易見嗎?
文綜考試,真這么難?
其實,不僅文綜,語數外無論哪一科,都有難的時候。可我卻看到有的人,因難而退,逃避解開難題的機會。此時,連機會都不給自己,分數照樣丟,難易又有何區別?更有甚者,當一人說題目不難,很好解決之時,旁人會冷嘲熱諷:好啦,你智商高,是班上第一名,我們怎么跟你比?見此景,我會感到無奈、不解:知乎上有人說,照你我的努力程度,尚不到與人比智商的地步。有小部分人,天資不如人,又還不愿后天努力,成天把“難”字掛在嘴邊,怪這怪那,卻迷失了自己。
高考,不過人生第一道坎而已,前方尚有眾多“難”的考驗,這時放棄,接下來若干歲月又如何拼自己?題目難易,不過源于自我感覺而已,客觀來看,所有人都使用同一套題,正如我初中班主任常說的“我難人難,我不怕難;我易人易,我不大意”,難題對于所有人都是難題,不嘗試去解解,怎么去拼得勝利?
同樣,有的人在面對人生道路的時候,害怕自己心中所想的方向太難,放棄追逐自我。何必?縱使前方千萬般挑戰,做一個勇敢的理想主義者,過好一生,足矣。
我就喜歡難。